象中,它都不可能錯!因為這個理論後半部分就只是解釋了前半部分罷了。這個理論沒有錯,但它講了什麼?沒有,什麼都沒有!空洞,缺乏內容,半點兒解釋力都沒有!”葉予說道。
聽到這話,不少人都是微微露出了失望和不屑的神色。
葉予煞有介事地提出了一個什麼套套邏輯,結果就是這麼簡單易明的東西?
像這種東西。大家都知道啊!碰到的時候也都能明確地知道它毫無意義啊!
你光是給它命了個名有啥意義?太讓人失望了吧?
而那些等著看葉予出醜的記者們都是不自禁地露出了喜色。
之前葉予那一番言論,說什麼“科學不是求對”。說什麼“科學需要‘可能被事實推翻’”,說什麼“理論的解釋力”,不明覺厲啊!
把他們都給唬住了!!
原以為這趟白來了,結果……
哈哈哈!弄了個聽上去好像很厲害的東西出來,結果就是這麼傻逼的玩意兒?!
葉予毫不在意,繼續說道:“我再問你個問題。‘路人甲跳樓自殺了。是因為他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這個理論對不對?”
葉予的第二個問題,把好多人都問懵了。
跳樓是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這,這,這特麼怎麼這麼彆扭怪異啊!
這是胡扯淡好不好!
“不對!”被點到的同學下意識地回答道。
葉予笑笑,提醒道:“你再好好想想經濟學中一個最基本的假設。”
聽到葉予的提醒。那位同學仔細想了想,突然恍然大悟,有些難為情地抓了抓自己的頭髮,道:“不好意思,這個理論是對的。”
“沒錯,在經濟學中,有一個最基本的假設,那就是理性經濟人假設。它認為人作出決策,都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為目標的。”葉予說道。
這時,先前提出疑惑的那位老師發問了:“葉予同學,理性經濟人假設是有適用範圍的,一般應用於經濟決策,你這個好像不屬於經濟決策吧?”
媒體一樂。
閒水大學到底是閒水大學,糊弄過了學生又怎麼樣?
老師可不是那麼好糊弄的!
誰叫你搞了這麼大排場,把老師給引來了?
把老師給引來也就算了,居然還提這麼專業的東西,你特麼這是在作死啊!
越專業,被提出質疑後,就越難回答!!
還是那句話——no…zuo;no…die;why…you…try!
“這位老師,理性經濟人假設是可以透過哲學上的需求層次理論進行擴充套件的。當我們把非經濟利益,更高層次的需求,比如自身的愉悅感、滿足感、成就感等等也考慮進自身利益時,我們就會發現,一個人的任何行為都是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若是犧牲生命去救人,肯定是因為在他犧牲生命的同時,自身將會得到更大的滿足。這種利他實際上意味著明智的利己。”葉予解釋道。
聽到葉予的話,媒體們簡直要嗶了狗了!
需求層次理論?更高層次的需求?
這特麼居然扯上哲學了!
要不要這樣!要不要這樣!
科學、哲學、經濟學!
你丫的還要再講什麼!!
“嗯。”老師點了點頭,不再說話。
葉予繼續道:“所以我說,這個理論是對的!因為‘追求自己身利益的最大化’這句話本身就包含了人類所有行為。無論這個理論前面一半變成了什麼,它都是對的!不可能錯!但它有意義嗎?沒有!再問個問題,‘調查私營企業的生產成本是否是該企業所能做到的最低成本’,這個課題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