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滿足我們最深的渴望。
但是,與我們這個反對委身的後現代社會不同,基督教並不懼怕、也不刻意迴避婚姻。西方社會的成年人深受個人主義影響,這種思想恐懼甚至痛恨為了別人而限制自己的選擇。許多人如今過著單身生活,但他們並非因為太渴望婚姻而處於有意識的孤獨痛苦中,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因為懼怕婚姻而處於無意識的孤獨痛苦中。
傳統社會傾向於把婚姻當偶像(因為傳統社會把家庭和部落偶像化),當代社會則傾向於把獨立當偶像(因為當代社會把個人選擇和個人幸福偶像化)。傳統的結婚動機是社會責任、穩定生活和社會地位,當代人的結婚動機則是個人實現。這些動機當然都有合理之處,但是,如果基督的福音沒有改變你的思想和情感,這些動機也會成為終極目的。
作為身在美國紐約市的牧師,我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社會學現象。我所在教會有些單身的基督徒,他們從小在傳統美國文化環境中長大,形成了“若不結婚,人生就不完整”的思維定式。然後,他們搬到紐約,而這裡的主流文化是“你必須有好工作,必須找到完美的伴侶,對方不會試圖改變你,否則你就不應該結婚”,他們整天被這種思想狂轟濫炸。他們的源文化讓他們過於渴望婚姻,而他們的現文化讓他們過於恐懼婚姻。對婚姻的渴望和恐懼一同住在他們心中,有時勢均力敵,彼此對抗。
對婚姻的恐懼感會帶來各種病態。當代文化對婚姻的恐懼感造成的一個主要結果就是,單身的人成為完美主義者,這令他們看到將來的配偶時,無法感到滿意。不幸的是,這種完美主義傾向常常支援性別角色定型(nder stereotypes),因為傳聞證據和經驗研究都表明,男人追求的是漂亮的女人,而女人選擇的是有錢的男人。換句話說,當代人說他們想得到完美的伴侶時,他們其實是受到性慾和金錢的主宰。結果,當代人的約會變成一種極其拙劣的自我推銷過程。你必須漂亮或有錢才能約會,才能找到伴侶或配偶。而你想找個漂亮或有錢的伴侶,是為了維護你的自尊。
雖然有很多幸福的例外,但單身基督徒的想法和做法與大多數人沒有什麼差別。我覺得這樣說一點也不過分。在單身基督徒心裡,多數候選人由於外表、舉止、財務狀況和社會地位方面的考慮而立刻被排除在外。這不過是主流文化崇拜性魅力和金錢,而單身基督徒受到這種主流文化影響的一種表現。他們以最膚淺的方式尋找一個已然“美好”的人。
假如我們像這本書前面所說的,把婚姻視為一個途徑,讓夫妻藉以相互幫助,透過捨己的服侍和屬靈的友誼,使彼此成為將來那榮耀的新人,那麼,我們尋求婚姻的方式將會與現在截然不同。假如我們看到婚姻的使命是讓我們以獨特而徹底的方式認識自己的罪,並且婚姻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在愛中講真理的人,從而讓我們可以成熟起來並離開這些罪,那麼我們會如何尋求婚姻?假如神在我們配偶生命中的偉大作為是我們所深愛的,我們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有意思的是,這種婚姻觀最終確實為人提供了無法想象的個人滿足,但不是當代人所想要的那種無需捨己的滿足和膚淺的滿足,而是另一種絕妙無比的滿足:明顯的品格成長(弗5:25—27),結出各種屬靈的果子,就是仁愛、平安、喜樂和盼望(西1;加5;林前13)。
很多單身者都在尋找特別合得來、特別出色又漂亮的伴侶。對另一些人來說,單身生活非常痛苦,說好聽點是煉獄,說難聽點是地獄,他們覺得單身生活就是你一直苦苦期盼著開始自己真正的生活。第一種單身者出於恐懼和完美主義思想,根本無視可能成為結婚物件的人的一切優點。第二種單身者可能會嚇跑對方,因為對方需求太過強烈,而且有時會出於絕望而在選擇結婚物件時做出糟糕的決策。當第一種人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