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慾和戰鬥本能,就是有了錯誤的想法……在某些狀況下,激起某些衝動是必要的, 例如已婚男子的性慾和戰士的戰鬥本能;但在某些狀況下,母親對兒女的愛或人對其國家的愛則需要被抑制,否則就會造成對別人的兒女或對別的國家有不平等的對待。
?將哲學變成偶像
尼布林還指出另一種形態的“決心掌權的意志”,那就是把政治哲學--而非人民--變成能拯救人類的信仰。當政治變成“意識形態”時,這情形就會發生。
“意識形態”通常是指標對某個主題的一組相關觀念,但是它也可能和其相似詞“偶像崇拜”一樣帶有負面的含義。意識形態就如偶像一般,是實體的有限的部分,但卻被提升到總結事物的層次。堅持某種意識形態的人,會認為他們的學派對於社會的問題擁有真實而完整的答案,但他們最大的問題是要其追隨者遠離對上帝的倚靠。
近一百年來,大量的西方思想家對所謂的“理想社會”有著 極高的期盼,但是從二次大戰末期到1989年柏林牆倒塌,這個信念逐漸動搖。喬德(cejoad)是英國重要的不可知論哲學家,他於二次大戰結束後歸回基督信仰。他在《信仰的恢復》一書中寫道:
對於邪惡的看法如蕭伯納所表達的和現代心理治療理論所支援的,都認為邪惡是環境的副產品,因此也可以被環境加以 更改或除掉。(但看到二次大戰與納粹等暴行後)這種觀點現在看來無比的淺薄……這是因為我們否認了原罪的教義,以 致我們這些左派的人總是失望又失望……因為真正的失敗來 臨,因為國家和政客的行為……在這一切之上,更是因為一 再發生的戰爭。
這個時期所出版的最關鍵性的書之一,是幾個覺醒的作家所 寫的《失敗了的神明》(thegodthatfailed),作者包括了柯斯勒(arthur koestler)、紀德(andré gidé等人。這本書的書名錶達得很清楚,它描述出政治的意識形態被當作“神明”,能給人絕對的承諾,而且要求人以生命全然委身於 它。
,!
隨後,鐘擺就搖向另一端--擁抱資本主義的自由市場,並將之視為解決貧窮與不公等問題再現的最佳方案,因此許多人會說這就是今日新興的意識形態。事實上,亞當?斯密(adasith)的《國富論》(thewealthofnations)--這份現代資本主義的原始資料之一--似乎將自由市場神化了。他認為市場是一隻“看不見的手”,當它自由發揮時,不需要倚靠上帝或道德規範,就會自動使人的行為趨向社會的最大利益。 雖然現在言之過早,但從2008—2009年所發生的大規模經濟危機來看,這次人們對資本主義的不滿,可能也和上個世代對社會主義的看法相同。現在正有新的一波書籍,都在發掘解讀最近市場資本主義中的意識形態本質,這些書有暢銷類、學術類、世俗類和宗教類,其中甚至有的書名改為《失敗了的眾神明》,因為連自由市場都已經被當作有像上帝一樣的力量,可以讓我們得到快樂和自由。
尼布林指出,人類的思想經常會高舉某件有限的價值觀或事物,並將它當作最終極的答案,這樣我們便自覺能解決所有的事,而且認為那些反對我們的人都是笨蛋或壞蛋。但這正如所有的偶像崇拜一樣,會使我們盲目,例如激進的左派思潮認為,有權力的國家是救主,而資本家就是魔鬼;保守派 的經濟思想則認為,自由市場和競爭可以解決我們的問題, 因此自由派和政府就是快樂社會的阻礙。
然而現實遠不是如此單純。高度累進式的稅率結構會造成某 種不公平,讓辛苦工作的人沒有報酬,反而受到高稅率的懲 罰;但低稅率而沒有福利的社會,也會產生另一種不公平, 使得只有負擔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