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尾長一丈八尺。擾亂荒中,名檮杌。一名傲狠,一名難訓。”

檮杌是北方天帝顓頊的兒子,它還有名字叫做傲狠,難訓,由這幾個名字裡,也可大略推知它的作為了。和窮奇一樣,檮杌後來也成了四凶之一。

文獻記載:根據《左傳》文公十八年:“顓頊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詘言,告之則頑,舍之則囂,傲狠明德,以亂天常,天下之民,謂之檮杌。”這個不可教訓的惡人死後最終演化成上古著名的魔獸。

《左傳》文公十八年道:“舜臣堯,賓於四門,流四凶族混沌、窮奇、檮杌、饕餮,投諸四裔,以御魑魅。”敦同沌。此謂舜流放四凶,以檮杌況鯀。鯀,禹父。

唐人張守節《史記正義》引《神異經》注道:“西方荒中有獸焉,其狀如虎而大,毛長二尺,人面,虎足,豬口牙,尾長一丈八尺,攪亂荒中,名檮杌。一名傲狠,一名難訓。”

謂之檮杌。——《左傳?文公十八年》。注:“兇頑無匹儔之貌。”。服注:“檮杌狀似虎,豪長一尺,人面虎足,豬牙,尾長丈八尺,能鬥不退。”

楚之檮杌。——《孟子》。注:“囂兇之類,興於記惡之戒,因以為名。丁音惡獸名也。”

《chūn秋》雲:“顓頊有不才子名檮杌也。”

《孟子?離婁下》道:“晉之乘,楚之檮杌,魯之chūn秋,一也。”檮杌,音桃物。此謂檮杌同乘與chūn秋,為國史名,楚史名《檮杌》。

「饕餮」

《山海經?北山經》有云:“鉤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鴞,是食人。

史料記載:《辭海》中記載:饕餮是“傳說中的貪食的惡獸。古代鐘鼎彝器上多刻其頭部形狀作為裝飾。”

《辭海》在解釋饕字說:饕即“貪,《漢?禮樂志》:‘貪饕險’顏師古注:‘貪甚曰饕。’特指貪食。”

《神異經?西南荒經》:“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頭上戴豕。貪如狠惡,積財而不用,善奪人穀物(上二句原作“好自積財,而不食人谷”,據《史記?五帝本紀》正義引改)。強者奪老弱者,畏強而擊單,名曰饕餮。《chūn秋》饕餮者,縉雲氏之不才子也。”

《左傳?文公十八年》雲:“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侵yù崇侈,不可盈厭;聚斂積實,不知紀極;不分孤寡,不恤窮匱。天下之民以比三兇,謂之饕餮。”《神異經》所謂“《chūn秋》言”,即此。

《呂氏chūn秋?先識覽》:“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

宋羅泌《路史?蚩尤傳》注云:“蚩尤天符之神,狀類不常,三代彝器,多者蚩尤之像,為貪虐者之戒。其像率為獸形,傅以肉翅。”揆其所說,殆亦饕餮。

《左傳》謂饕餮是“縉雲氏不才子”,而《史記?五帝本紀》集解引賈玄曰:“縉雲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當黃帝時在縉雲之官也。”蚩尤姜姓,亦為炎帝之苗裔(《路史?蚩尤傳》),故蚩尤很可能即此縉雲氏之“不才子”饕餮。又《山海經?北次二經》所記“狍(號鳥)”,郭璞注以為即《左傳》之饕餮。

《神魔誌異?異獸篇》:神州極南有惡獸,四目黑皮,長頸四足,xìng兇悍,極貪吃。行進迅疾若風,為禍一方。蛟龍水獸的一種,頭有一對角,全生寒氣圍繞,多數呈青白sè,長數十丈,xìng時而溫和時而暴躁,騰空而起激起數丈水浪,威武無比。

《山海經?北山經》有云:“鉤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鴞,是食人。

《神異經?西荒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