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以十為整數的壽誕(俗稱“整壽”),更是倍受重視,格外隆重。
民間有不少關於做壽的禁忌。比如,不少地方有“男不做十,女不做九”的習俗,因為在吳語方言中,“十”與“賊”,“九”與“鳩”諧音,鳩為兇悍之鳥。也就是說,男不可做“賊”,女不可為“鳩”。另外,民間還普遍流行七十三歲、八十四歲為不吉之年的說法。俗話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七十三,八十四,閻王請你商量事”,意思都是說這兩個歲數是人生的一大關口。據說這種習俗與孔子、孟子這兩位聖人的終年有關。相傳孔子是七十三歲死的,孟子是八十四歲死的,既然連聖人都過不了這兩關,那麼一般老百姓就更不用提了。
給老人和長輩做壽,一般都由子孫出面張羅。正逢壽誕的老人稱為“壽星”、“老壽星”或“壽翁”。按舊時習慣,做壽這天,親戚、晚輩、世交故友都要攜禮前往祝壽。傳統的壽禮有壽幛、壽聯、壽燭、壽桃、壽麵、壽糕等。壽幛、壽聯是上面寫著祝賀、吉慶話語的絲帛長軸。常用的吉慶語有“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之類。
祝壽儀式習慣在中堂舉行,堂上掛一個大大的“壽”字,兩旁掛上壽聯,四周陳列親友饋贈的壽幛、壽聯,香案上擺滿壽桃、壽糕、壽燭等壽禮,堂內張燈結綵,紅燭高照。壽星坐正中,接受親友、晚輩的祝賀、叩拜。拜壽儀式結束後,擺筵設席招待來賓,最後一道必是壽麵。在江南一帶,吃壽麵時,各人要從自己碗裡先挑出數根麵條,加到壽星碗裡,這叫“添壽”。碗裡面條不能盛得太滿,因為“滿壽”為不吉,“滿”即意味著“盡”和“終”。
傳統做壽少不了面做的壽桃,桃子當然不是一年四季都有的,於是用麵粉來做壽桃便相沿成俗。
舊時民間還有“借壽”之俗。人們認為壽命雖本在天,但壽命也像錢財一樣可以出借。要是家人生了病,醫治無效,便認為壽期已到,這時若有人借壽給他,便可能延長壽命。於是,子女、至親就齋戒沐浴,親往宗廟拜禱上蒼,表示自願借壽給病人。俗傳此舉一定要完全出於自覺自願,要是病家請託或他人說合,就不會靈驗。如果病人偶然轉危為安,大家便認為上天的神祗已同意借壽,於是便焚香許願,禱謝上蒼;如病人還是不行了,自願出借壽數的人也要禱告上天,以取消前願,免得閻羅判官稀裡糊塗,把壽數錯給了別人。
現代人無論是過生日,還是做壽,都基本上拋棄了過去的迷信觀念,而是著意於慶賀一下,以表示長輩對晚輩的厚愛和晚輩對長輩的感激、孝敬之情。
喪禮禮儀
人生如同一場大戲,誕生禮是其序幕,婚禮是*,而喪禮呢,就好像是這場戲的最後一幕。
中國自古就有“生有所養,死有所葬”的信條,自古以來就將喪事看做是家族的一件大事。漢族的喪葬禮儀在周代已初具規模,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演變,形成了一整套龐大而複雜的禮儀。這些禮儀,既體現出人們對死亡的理解和所持的態度,又反映了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其中既融入了許多封建的迷信色彩,也折射出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徵。
我國曆史上曾出現過土葬、火葬、水葬、*、懸棺葬等多種喪葬形式,其中土葬是中原地區漢族最為通行的葬式,“入土為安”是古時人們的普遍觀念。
漢族傳統的喪葬禮儀,大致有停屍、報喪、守靈、招魂、弔喪、殯儀(也稱“入殮”、“大殮”)、出殯(也叫“送殯”、“出喪”、“送葬”)、安葬等程式,整個過程莊嚴肅穆,隆重氣派。
服喪期間人們穿戴的服飾也有不少規矩和講究。現在中國農村辦喪事,還常常可以看到披麻帶孝的做法。一般老人去世了,其長子、長媳要帶“重孝”。重孝的穿法是身著用麻布縫製的麻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