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由東、南、西三個方向攻打皇城的重任就託付給你。”李密說道;“越公則率全部主力進入邙山西線;在攻打東都北線的同時;攻陷金谷;斷絕鄧津和孟津;切斷東都和河陽的全部聯絡;養精蓄銳;準備與衛文升一決死戰。”
李風雲一口答應。兩人又商討了一些細節;李密遂起身告辭。
李風雲起身相送;在走出大堂的時候;他還是忍不住提了一個建議。
。。。
。。。
第五百零八章 哪個更重要?
“能否建議越公;設伏於崤、澠一線;打衛文升一個出其不意?”
“我們想過此策;但放棄了。”李密解釋道;“衛文升是百戰老軍;雖然沒有驕人戰績;但也沒有打過敗仗;即便在去年的東征大敗中;他也全師而回;由此可見他用兵之穩健。一個謹慎小心的統帥;不可能冒然進入崤、澠險地;一旦我們的計謀失敗;打草驚蛇了;衛文升有可能撤回潼關堅守;也有可能繞道水路;沿大河而下;先到河陽會合尚書行省;然後再殺進東都戰場;但不論哪一種結果;都會耽誤我們與其決戰的時間;延誤我們西進關中的腳步;所以我們放棄了;於脆示敵以弱;誘敵深入;畢其功於一役。”
李風雲連連點頭;“還是你們想得周全;某倒是一廂情願了。”
這天上午;李風雲揮軍越過黃道渠;帶著風雲軍進入太陽門廣場;藉著楊玄感的大旗;佯作楊玄感之主力;猛攻東太陽門。
同一時間;楊積善率軍越過澧水;與楊玄感、楊玄挺三路夾擊李渾部;雙方激戰一天;李渾寡不敵眾;先是敗退澧水;退守宮城北面的龍關門;接著放棄回洛倉和金墉城的外圍堡壘;退守徽安門。如此一來;回洛倉和金墉城孤懸於叛軍包圍之中;而東都衛戍軍也全部退守城內;東都洛水以北的皇城、宮城和北郭就此全部陷入包圍。
這天下午;在邙山西北麓;王仲伯在李密的支援下;攻陷臨平亭;攻佔金谷;逼近大河。武賁郎將李公挺孤立無援;不得不退守鄧津;做好隨時撤離之準備。
六月二十;河陽;尚書行省;吏部侍郎高孝基等中樞大臣在得知東都被圍;與越王楊侗失去聯絡後;遂正式代行中央職權;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維持中央正常運轉。
當夜尚書行省就在眾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上展開了激烈爭執;其中最關鍵一個問題是;是否給李公挺以支援;讓李公挺堅決守住津口;守住進入東都戰場的通道。
衛尉卿張權從軍事上分析;認為李公挺必須堅守大河南岸;奪回金谷;守住鄧津和孟津;確保各路援軍有一條通道進入東都戰場;為此必須竭盡全力給予李公挺以支援。
衛尉卿張權出自清河世家張氏;是衛府老軍;三朝老臣;聖主西征時還曾兼任衛府統帥征戰河右。去年第一次東征時因身體不適留守東都;今年因為他反對馬上發動二次東征;與聖主和中樞意見相左;故再次留守東都。
“昨日右候衛將軍鄭元壽大敗於函谷關下;今日右驍衛將軍李渾在楊玄感的猛攻下;不得不棄守外圍;全線後撤;東都位於洛水北岸的皇城、宮城和北郭就此被叛軍團團包圍。”鬚髮皆白的張權站在巨幅地圖前給行省大員們分析當前東都戰局;“東都戰局急轉直下;惡化速度非常快;但某認為;因為中央諸府已經撤離;南郭已經棄守;右驍衛將軍李渾被迫無奈全線後撤;使得堅守皇城的衛戍兵力達到了一萬五千人左右;再加上越王、樊留守、觀國公誓與東都共存亡;激勵了士氣;東都防禦因此得以鞏固和加強;不出意外的話;東都完全可以堅守到聖主的迴歸。”
“六月十七;同軌公(衛文升)率西京大軍東進;如果途中沒有遇到阻礙;今日應該進入潼關;明日抵達弘農;後日到達陝城。”張權推測道;“楊玄感昨日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