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部分

這是影片不可缺少的外部色彩。這些色彩有利於幫助人物心理的刻畫和故事情節的表達。可讓觀眾參照具體的時代背景更好地讀解影片。所以各時代與環境的典型特徵將在故事發展和人物命運的跌宕中自然溢位。

相信每個70年代以前出生的中國人將會真切地感受到影片中特定的時代氣息,因為他們都對那個時代非常瞭解。相信多數上海人也會認可影片中的環境感。而對於外國觀眾來說,三個時代的區別以及中國近代史的發展這些資訊一定能在影片中有所感悟。

影片的風格及表現形式(1)

簡約、主觀化

這部影片是分別從靠近三個劇中人物的視點來表現她們的故事,鏡頭儘量逼近人物,近距離看清她們的臉,真切地感受她們的氣息和她們的情感。

影片的風格應該從主觀化入手。時而是創作者的主觀,時而是劇中人物的主觀。擺脫普通寫實主義情節劇的單一性敘述角度。而且時間線的發展也應自由一些。同時,也希望影片中的生活場景比較乾淨,避免寫實主義電影那種鍋碗瓢盆、油鹽醬醋堆砌的生活化。

影片中人物和場景比較單一,基本上都是室內環境,帶有一種室內劇的感覺。不求視野開闊,但求細緻入微。場景的單一化可以強化我們盡力貼近人物的內心而虛化環境。因此我們將影片的主要環境集中設定在照相館樓上的室內場景中,常常是兩個人物之間一對一心靈交流的情景。前景是近距離的人物,後景是簡單虛化的環境和時代的變化。後景環境的虛化襯托前景近距離的人物的逼真,所以自然形成一種簡約的風格。這也許能稱為“簡約主義”。

簡約使我們不要求絕對的真實,不必用寫實的標準嚴格地衡量各方面的真實性。比如領子的樣式、說話的腔調等等。我們不特別關注人物的外表、環境和時代是否真實,而要讓觀眾逼真地看到人物的內心,內心的時空變幻,關注劇中人物思情的激盪起伏。

影片中除了青年的三個女人是由一個演員扮演以外,其他的演員也要儘量簡練、統一。為避免同一個扮演者在觀賞上容易產生不自然、不舒適的感覺,有必要採用一些物理方法。比如設計額上紅記、帶眼鏡等化妝、服裝方面對人物造型的改變,以及章節、人物轉換之間的技術處理。

寓言性

雖然影片影射著社會現實問題,但我們並不全然遵循現實生活的時間順序和多數人認同的生活經驗,即情節劇的準則,創造非情節劇的風格。從而增強影片的非現實感和寓言性。有意識的在敘事與抒情、表象與意象之間達到一種平衡。

輕聲細語與吶喊

在影片的故事發展過程中間,一些事件本身非常強烈,不需要再過多渲染,甚至還要在某種程度上淡化一些。像鄒傑臥軌這件事,就是在平淡當中發生的:花在校園裡玩,外婆來找她帶她去鐵道邊,看到了父親的屍體。事件本身已經很強烈,此時我們不需要高聲吶喊,只需輕聲細語地講述便足夠。

採取這樣的處理方法首先是保持影片統一的敘述風格;其二是控制影片情緒的整體節奏,為突出結尾部分的吶喊作鋪墊。

對應、對比

影片分成三個章節會使情節和人物命運更加清晰,不至於黏連。由於人物的一直延續,連貫性是不會被打斷的。

在三個章節三個不同時代、不同人物的故事中分別設計相類似的規定情景,造成一種對應、對比關係,一種敘事上的韻律。例如:

高佔非:

茉從小在電影中認識了高佔非,高佔非成為茉純真而朦朧的夢想佔據了她的整個生活。後來愛上孟先生以及短暫的明星生活都是由此而來。表面上茉愛的是孟先生以及孟先生給她帶來的夢幻般的明星生活,“高佔非”也很快被孟先生取代。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