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局的意見,我覺得這個意見可以利用,其實不影響什麼,反倒還是有好處的。我覺得能不能把這個作為花的一個主要行為動作。
張獻:結果就是一個負心郎的故事。
侯詠:還有一點要注意,特別要防止讓人覺得第三段是寫兩個隔代女人的勾心鬥角。我們強調她們倆人分歧、矛盾以後,兩人之間的愛如何體現。一定要注意,其實根本是出於愛的動機才造成了一種衝突的效果。
張獻:對於茉與花相見的狀態,她們祖孫的關係看起來是好的。茉關心花的個人生活、感情生活,都是出於好的目的。之所以後來弄了一個大誤會,傷害到雙方,也是想透過這個誤會來說明問題,實際上包藏著一個好的心、善良、愛的心。包括她給花介紹物件、藏信等等,都是不想讓自己的孫女吃虧,重複自己的命運。
張獻:茉藏信並是覺得花現在正在步步走入深淵,她是由一個夢醒看到小杜最終拋棄花就像當年孟先生拋棄自己一樣的結局,所以才藏信,她不是惡意。
侯詠:非但不是惡意,而且是非常善意。
張獻:她會不會看到了這些信,知道了信裡面的某些內容以後發現了某種玄機,所以才藏這個信。如果觀眾要設想,老太婆會不會把信藏起來自己看,我寫這個信都是被拆開的,是比較有意思的狀況,我沒有明寫。
侯詠:中國人特別愛幹這種事,不講人權。而且父母、長輩看子女的信是天經地義的。沒有像西方人對這種事的敏感,這種事按西方人的道德標準可以告你。
()
張獻:我們在設計這個人物的時候,惟一提出而沒有解決的問題就是她是個Chu女。
侯詠:Chu女怎麼了?
張獻:這個人物是Chu女狀態的話,我們要解決一些問題難度比較大。
侯詠:就是交朋友,上床。
張獻:對,全部要成為問題,觀眾接受的時候從零點開始。如果她是一個經歷過很多事情的,像蘇童小說中的這種狀態,就不必了。她以前的經歷中間沒有小杜,給觀眾感覺好像是很長的戀愛。我要註明花的這種狀態,實際上小杜在她生活中並不重要。不要把花作為一個從來沒有涉及過感情的人,讓她一五一十地來經歷一番,產生很大的一種愛。實際上我是想洗刷她對小杜的愛,她對小杜的愛事實上不是一種強烈的愛情。所以女人命運的主題能夠比較好地體現出來。
侯詠:這一瓶花露水用了一輩子,有沒有這種可能,等到最後她死的時候,還剩了一點兒,花把最後一滴用在了她姥姥身上,這樣的話道具的設計就比較完整了,一直貫穿著全片。
張獻:後面不生孩子的原因是什麼,最關鍵的是小杜不要她生這個孩子,這一點從何而來?
侯詠:作為小杜來講,不願意被孩子牽制住,作為一個男人來講,他還是不想負這個責任,年輕輕的,他還有夢想,有更廣闊的天空,如果要是他有一個孩子的話,這個天空就不屬於他了,是這種心態的,所以他不希望要孩子。實際上跟孟老闆的想法是一樣的,孟老闆也是這樣的,不願意找這些麻煩。
侯詠:花發現自己懷孕之後,會跟小杜交代,她會希望有一個迴旋的餘地。但小杜的反應非常的激烈,而且堅持要求花去打掉孩子。在完全沒有希望達成共識之後,花決定獨自面對。所以兩個人的矛盾一定要表現得非常尖銳。花處於完全無望無助的境地。
張獻:小杜就是這樣一個不想要孩子的男人,這種行為會不會引起觀眾的不理解。我們要讓觀眾理解,讓人覺得他還是正常的,《八月照相館》就讓觀眾對這種常常不被理解的事情給予同情和理解,我們需要為它設定一個前提。一開始應該是小杜熱烈追求花的,但是由於花顧慮重重,認為小杜應該完成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