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兩個人再結婚。但是沒有想到,幾年的大學生活,使兩個人的狀態完全的改變了,小杜一直生活在一個比較年輕的、進步的環境裡,屬於一個更加年輕的階層,而花還停留在過去,停留在日常生活裡,兩個人產生這種差距之後就形成了花想如約結婚,而小杜在猶豫,他想的也許是繼續出國深造什麼的。但這並不影響在小杜眼中兩個人的感情,他們更像親人而不是戀人,也就是說小杜遇到什麼樣的煩惱都會想到找花傾訴,也會愛花、幫助花,但是他沒有結婚的準備。
關於影片的討論(11)
張獻:最後處理要不要生下負心郎的孩子的問題,我們又給自己出了一個難題。首先解決這樣的矛盾比較老套。
侯詠:這個難題難嗎?
張獻:要解決是容易,我們現在幾乎是已經解決了。前面都是這樣做的。但是跟我最初寫作的時候遇到的問題是一樣的,我們還在處理這麼一種問題。這些太陳舊,太老了。而且這樣一來還是把問題歸結到了她跟小杜的關係上。實際上我們現在做的努力是把小杜推到次要關係上。他們所做的事情是祖孫兩代人,第三部分就是要讓這個戲集中在祖孫兩代人的情感衝突上。我們一直在糾纏花的感情,感情深到如此地步才生下孩子,這一點非常勉強。在我們這個時代女人生不生孩子,雖然跟男人有關係,但關係不是很大。這才是我們要完成的主題。不然的話,我一直擔心裡面糾纏背信棄義,懲罰報復什麼的。
侯詠:弔唁她的父親這個場景還是很好的,就是說姥姥跟她說的她自己的身世和她父親的情況以後,她就可以找一個機會去弔唁。她懷孕以後,小杜也走了,姥姥也死了,她自己懷著孕一直到生產的這個階段當中,就她一個人,沒什麼戲,可以設定一個她到鐵道邊去。
張獻:小杜從習慣傳統上來講,不是一個誠實的人,是一個負心郎。
侯詠:小杜應該是一個概念性人物,代表男性,男性對女性來講就是一個不誠實的人,但女人用一生的精力,用世世代代的希望來尋找一個靠得住的男人,這是女人的道路。如果把三個女人作為一個女人來看待的話,等於茉代表了一個女人一生當中的青春期,是沒有思想的,浪漫的天真的這個階段;莉代表了一個女人當中的青年時期,青年時期是有一些想法,但是不成熟的想法。想要尋找一個有靠山的男人,想要有一定的意識,但是做不好,做了一種後果,第三代花代表了一個女人的成熟期,她知道該做什麼,所以她就一心的去做,這樣做,一直也是想尋找一個能夠靠得住的男人,但是男人是靠不住的,她最後領悟到終究還是要靠自己。第三個人實際上就區別在戰勝外界的,明確自己怎麼做,同時又能做到。
侯詠:再一個把她為生小孩的準備工作做足了,現在寫得不夠。具體的後來我又想到,這些懷孕的女人,其實在這方面都是非常用心的,但是我們要寫到這個花要超過所有的女人作這種準備。比如說在家裡面貼上特別漂亮的胖娃娃,每天看,胎教,坐著看胖娃娃這種比較視覺的東西,聽音樂,做體操,她可以找一本書來按著書來唸這都是很直接的東西,有一段這種戲以後,她再去醫院掐表,這樣有效果,所以我覺得最後這一部分,大概有20場戲就完了,當然儘量能夠長一些,我現在感覺就是我們談到的一些內容不會太長。
張獻:小杜離開後,花獨處,要養育孩子的堅定信念和也許會失去愛人的壓力交織。
侯詠:這個時候花是一個很成熟的女人了,她並沒有流露出很大的失望和悲傷,和母親與姥姥形成一個反差。也可以看出花對男人的一個態度。
張獻:要表現出花在這一段時間所承受的壓力。
侯詠:可以用當初鄒傑和莉的那種關係,小杜也是總在樓下出現,但不上來。當小杜走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