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等非但不肯歸降,反而興兵作亂,是為大逆不道、不識時務也!此番又膽敢孤軍深入犯我朝之疆土,置我朝南來之援軍於不顧,何啻於以卵擊石乎?前日只是稍作訓誡、以儆效尤!若爾等逆賊還是執迷不悟,不肯放下武器投降抑或自行退去,來日之下場便盡是如此!其中利害,還望爾等慎思之、好為之!”
城下明軍將士觀此一幕、聞聽此言,無不憤慨乃至勃然大怒。(未完待續。。)
第二十七章 堡壘
剛看到城頭的一幕時,龐嶽也是頗為震驚、繼而怒火中燒。但稍微一想,再看看周圍將士的反應,又不由得暗自發出一聲冷哼:尚可喜此舉又何嘗不是弄巧成拙?
古往今來,在敵方陣前殺俘或是將斬獲的首級示眾,向來都是一種打擊敵軍士氣、助長己方聲勢的有效做法。試想,當某一方尚未發動進攻之時,便看到前方掛出密密麻麻的一大片己方將士人頭,這對其軍心士氣該是何等的震懾和打擊?恐懼、兔死狐悲等各種複雜的心理交織起來,對其接下來的作戰又豈能沒有影響?
只不過,這也需把握好一個度。如果殺的人少了,或是在己方實力不如對方之時,那麼此舉非但起不到震懾的作用,反而會激起對方的怒意和奮勇作戰的決心。
尚可喜久經沙場,自然知曉此理,因此索性將斬獲的明軍首級盡皆示眾。按理說,這數目也不算少了,足足數百級,若是針對一般的明軍,震懾和打擊其士氣的效果也足以達到。
但尚可喜或許沒有意識到,湖廣鎮之兵主要是在鄉鄰、親友等關係的基礎之上編組而成,並且在日常的訓練與生活中,透過一項項政策條例的實施以及各類活動的開展,“勇公戰、禁私鬥”、“既在軍中、皆為兄弟”等思想也已漸入人心,軍中的團結自然非其他明軍所能相比。故此,尚可喜掛出的這數百顆首級或許能激起己方將士的些許鬥志。但對湖廣鎮而言,除了能起到激怒的作用之外,至於震懾、打擊等等卻是半點也不會有。
此時此刻。忠貞營陣中暫且不論,湖廣鎮各營陣中無論官卒,卻皆是滿臉憤怒甚至睚呲欲裂,若不是嚴格軍紀的約束,怕是早就破口大罵、怒吼而出。
沉吟片刻,龐嶽叫來衛遠,如此這般地吩咐了一番。
不多時。一陣齊聲大喝同樣由明軍陣中發出,如潮似浪,自城下傳至城頭:“偽智順王尚可喜閣下!今我軍才至、未及深入拜訪。閣下便行此舉以鼓舞我軍之士氣,用心何其良苦!龐某在此感激不盡!又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為表答謝,龐某在此亦有幾言相送。聊以勉勵貴軍軍心!閣下但請聽好。若此戰我軍得以拿下荊州,則貴軍自閣下以降,將官皆剮!士卒皆斬!故此戰關係到閣下並及麾下萬餘將士之身家性命,還望貴軍千萬振作勇氣,切勿有絲毫鬆懈之意,更不可生半點投降之心!務必上下齊心,官兵協力,與我軍決一死戰!以報奴酋之恩!望閣下等自勉之!”
城下的聲浪落下之後。城頭鴉雀無聲了好一會兒。
龐嶽叫麾下士卒齊聲喊出的這番話,聽似彬彬有禮。又是感謝又是勉勵,全無剛才尚可喜那番話中的氣急敗壞,可其中包含的威懾之意卻無疑更加凌冽。
尚可喜不由得呆了片刻,他想象過龐嶽可能會罵出的種種汙穢不堪的話,想象過龐嶽因氣急敗壞可能會做做出的各種驚人之舉,但就是沒想到龐嶽居然會如此鎮定、會如此回覆於他。
城頭清軍聽到城下喊話,也大都面面相覷、隱約間有不寒而慄之感。那段話他們可能記不太全,但“將官皆剮,士卒皆斬”卻是清清楚楚。尤其是城上的清軍官佐,更是面色一變,握著兵器的手直捏得指節發白。
說起來,這也當真是有點陰差陽錯。城上清軍的喊話,本意為威懾,對城下明軍所起到的作用卻是鼓舞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