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與非基督徒一道服務社會,會擁有堅實的基礎。基督徒與他人一起工作時,應當既謙卑地合作,又恭敬地挑戰。理解了普遍恩典,經歷過上帝在耶穌裡赦罪的恩典,我們就可以自由謙卑地與那些被上帝大大使用的非基督徒一同成就善工。與此同時,理解福音世界觀意味著我們有時也要恭敬地選擇不同的道路,或巧妙地分享基督信仰帶給我們的強大資源及指引。
? 與流行文化對話
總體說來,基督徒對於近八十年來的流行文化表現出多種形式的隔絕。音樂、電影和電視都被打上危險、有害或庸俗的標籤。隔絕的形式有多種。一種是否定與拒絕。另一種是創造一個基督教次文化,包括那些屬神且公開宣傳福音的音樂、影視、文學、聖地之旅等。第三種形式是不加批判地消費流行文化,也不對世界觀加以甄別。那麼,與當今文化隔絕的原因是什麼呢?
其一是對罪有著淺薄的、律法主義的理解,將其視為一系列違背上帝律法的孤立行為。尋求不易令人犯罪或鮮有他人犯罪的環境,實現基督徒的成長。用隔絕與自律的方式將罪徹底從生命中剝離出去。如此理解罪是因為沒有充分領受基督賜給我們的全然豐富的恩典。不理解恩典,我們就會自以為必須(也能夠)靠自己得到救恩。但要實現這一目標,我們要如此看待罪——刻意努力,就能更輕易地勝過罪。
如果我們只是粗淺地理解罪,我們的安全感就要透過挪去任何誘使我們犯罪一一如公開淫亂、瀆神、撒謊或暴力——的誘餌來獲得。我們透過將類似的文化“語境”從身邊抽離以減少罪惡感;但我們很可能是在自欺欺人。罪會以其複雜的特性捲土重來,利用我們生命中的美好事物——比如高尚的道德操守、財務保障、家庭、純正的教義或是文化自豪感——造出其他偶像。當然,流行文化中還充斥著許多不良內容,如屢見不鮮的對色情和暴力的推崇。聖經告訴我們要逃避淫行(林前6:18-20);能把握住分寸方為智者。但是,過分強調文化隔絕的潛在危險是滑向其他更“體面”的偶像崇拜。相反,對罪更深刻的神學認識,將其視為一種驅使我們內心不斷造神的力量。這種認識既不會引致隔絕,也不會導致不加批判的文化消費,反而會使我們以謙卑的姿態、從批判的角度融入文化當中。
另一個引起隔絕的原因是對恩典淺薄、唯智主義的理解。如前所述,人人都擁有、卻阻擋了自己對上帝及其性情的理解和認識。多數人將這種認識主要(或完全)理解為證明上帝存在和基督教真理時可以獲取並傳播的認知資訊。換句話說,我們傾向於從知識的角度來思考對於上帝的固有認知。
《羅馬書》1:18-25為我們展現了一般啟示和普遍恩典作用在實際生活中的完整生動的畫面。真理雖被壓制(羅1:18),卻仍然向我們顯明。“其實自從創世以來,上帝那看不見的事,就如他永恆的大能和神性,都是看得見的,就是從他所造的萬物中可以領悟,叫人沒有辦法推諉。”(20節)此處的希臘語動詞 nouna(正在被知曉)和 kathopatai(正在被看見)採用的是現在進行時被動語態。也就是說,上帝的本性及其對我們的要求持續不斷地向我們顯明。它們並非一成不變的靜態命題,而是對每個人思想覺悟的不斷更新與督促。如此而言,人類文明既是對上帝一般啟示的積極回應,同時也是對上帝主權的違逆(羅1:21)。
,!
由此可見,一切文化生產(我們的工作也是某種形式的文化生產)都可被視為對上帝普遍恩典與生俱來的堅定回應與我們偶像祟拜、頑梗悖逆的本性之間的對話。因此,人類文化混雜著終極真理、殘缺的似是而非的真理以及對真理的公然抵擋。“對某種宗教信仰的放棄絕不意味著人類宗教本能的消亡。這種本能只是暫時被壓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