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8部分

錫山苦惱道。

周赫煊又說:“閻部長覺得,北平大學區的官員都是中央任命的,不該你來出錢。你出了這筆錢,好處卻歸中央,這買賣虧大了,是也不是?”

“是這麼個理。”閻錫山點頭道。

“非也,”周赫煊分析說,“以常凱申為首的中央,是反對教育改革的,他們想把教育系統掌控在自己手中。北平大學區的設立,乃李石曾據理力爭而得來,根本得不到中央支援,否則就不會連教育經費都籌措不到。”

“有這事?”閻錫山還是首次聽說。

周赫煊笑道:“在去年頒佈的教育法案中,教改之後的大學區,其經費應由當地財政解決,地位獨立於各級政府。閻部長,你可以根據這個法律條款,宣佈由華北地方政府負擔北平大學區的經費。此舉是合法的,沒人可以反對,而且還能獲得老師、學生和社會輿論的擁護,對你的名聲有大大的好處。不但如此,還規避了給南京政府插手天津關稅和鹽稅的藉口,乃一石數鳥之計。”

閻錫山還是心疼錢,一個月30萬大洋啊,可不是小數目,他說:“容我再想想。”

周赫煊趁熱打鐵道:“再想就來不及了,北平的學生已經在鬧事。若南京政府把事情捅出來,說是你扣留了教育款項,面對滔天輿論你還能怎麼做?天津關稅和鹽稅,就算扣除還給洋人的貸款,每年也還剩下2000多萬啊。區區每月30萬的教育撥款,一年加起來也才300萬,這筆買賣你還是賺的。”

說服閻錫山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跟他算賬,把賬算明白了,那事情就十拿九穩。

左思右想,閻錫山終於下定決心,他還有心情跟周赫煊開玩笑:“周先生,你當文人實在屈才了,該去做買賣才對。”

270【麻煩真多】

北平大學院外,抗議學生是隔三差五就要來一趟。

周作人坐著黃包車,鄙視地看了學生們幾眼,正大光明地走進辦公大樓中。他不怕學生們鬧事,甚至主動寫文章大罵衝擊李石曾住宅的學生:“此輩以重打趙家樓自豪,其實乃五四精神之敗類,北大前途因此未可樂觀。”

趙家樓,說的是五四運動中的“火燒趙家樓”事件。

此樓原為明代文淵閣大學生趙文肅的宅邸,後來成為北洋交通部長兼財政部長曹汝霖的宅子。

曹汝霖屬於親日派,並主持簽訂賣國“二十一條”,給中國在巴黎和會的外交失敗埋下苦果。義憤填膺的愛國青年們,一把火將趙家樓給燒了,此事震驚中外,有人痛批行為過激,也有人持讚賞態度。

周作人本來屬於“五四健將”,但近年來思想轉變很快,漸漸開始質疑他曾經積極推動的五四新文化運動。特別是北大學生們在五四運動中的作為,讓周作人感覺華而不實,對國家和民族沒有啥用處。

另外,周作人還很痛恨蔡元培。

兩年前,北大由於張作霖的打壓,陷入建校以來最為艱難的時刻。周作人積極串聯,苦口婆心的勸蔡元培回來做校長,認為只有蔡元培才能救北大。

可蔡元培卻數次公開辭去校長職務,搖身一變成為南方政府的教育部長。

在周作人的眼中,蔡元培是把北大,以及北大的老師和學生都賣了,他打心裡認為蔡元培是個偽君子。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周作人於是堅定地支援李石曾,並被李石曾任命為新組建的“國立北平大學文學院院長”。換做並校之前,這個職務只是北院院長而已,但並校之後,卻管理著北平所有的非師範類文科學生。

這職位太風光了,要知道此時中國的大學,主要以文科為主。

就手中掌握的實際權利而言,周作人屬於北平大學區的第三號人物,僅次於李石曾和李書華,難怪他要痛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