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鯽魚燒的好,秘製調料少不了。
葉凡這次採用三種調料,讓等會的紅燒鯽魚口感更上一層樓。
豬大油。
啤酒。
整顆的香菜。
豬大油用於增香,
而啤酒則能一定程度上去腥,還能蓬鬆肉的質感。
最後整顆的香菜是提升醬汁的風味。
葉凡看著案板上的三條鯽魚,他準備等會同時燒製。
首先三條鯽魚改刀,在魚身上切一字刀即可。
隨後用廚房專用吸油紙吸乾其身上的水分。
熱鍋涼油起手,其間轉動鍋身讓油潤一下鍋身。
葉凡把三條鯽魚鯽魚陸續放入三口煎鍋。
“咦,葉先生,你不是說做紅燒鯽魚嗎?”
全紅燦的眼珠不停在鍋內掃動,“不過,煎魚也應該好吃,我們不挑食,你自由發揮就好。”
人群中的後廚負責人董佬聽到後都笑了:
“燦燦,你可不要用平時家常菜的標準去衡量葉先生哦,
他的做法可是採用國宴的標準。”
“小葉呀,你之所以把鯽魚先炸後燒,應該是想透過油炸的手法讓魚身定型,
等會上菜時你們就會看到,
鯽魚的魚身不會經過燒製後,變得亂七八糟,
反而經過油炸的鯽魚能把後期的紅燒汁吸的足足的,吃起來口感更是妙不可言。
小葉同志,你說我說的對不對?”
葉凡笑而不語只是點頭回應。
還是國賓館的老師傅懂我呀。
年齡上相差了40歲左右,應該算的忘年之交了。
華國大使館派過來幫忙的幾位廚師,時不時在筆記本上記錄上幾筆。
葉凡雖然年紀輕輕,但無意間流露出的技巧總讓他們獲益匪淺。
先不論炒菜的水平,就預處理鯽魚這個一步就暗藏玄機。
自己以前為什麼做魚會腥,原來下鍋的準備工作就做錯了。
黑膜,魚牙,頂蓋,魚鰭,魚尾都要處理乾淨。
要不是大使館的合同還沒到期,
他們幾個還真想跟著葉凡回國,在他手底下幹上幾年。
畢竟身邊有個頂級高手,哪怕就學點皮毛,也足夠自己以後到社會上獨當一面了。
以後再出去面試。
簡歷上就寫一行,曾經在葉凡葉師傅手下擔任過廚師。
這不比任何牛x的廚藝學院的畢業證書都好用?
煎鍋中,原本銀白色的鯽魚身逐漸轉變為金黃色,煎炸的魚香也開始飄散。
葉凡用大勺給鯽魚翻身,周圍運動員的眼珠也隨之轉動,比攝影機的動態捕捉命令還要靈敏。
“還沒到成品就已經這麼香了,關鍵是沒有那種難聞的魚腥味,我在家裡練習到退休也未必有這種水平。”
“米飯還有剩的嗎?就這魚,等會不得再吃幾碗米飯?”
“這魚還配什麼米飯呀,要我說,應該配上饅頭。”
“等會把饅頭往兩邊一掰,中間澆上紅燒汁,
再夾上一塊魚肉,那一口咬上去,你哪怕用鋼筋也別想撬開嘴巴。
到時候大腦忙得生產多巴胺都生產不過來,直接宕機了…”
“你說的對,早上廚房還剩下不少饅頭,本來想留到晚上做炸饅頭片的,我現在就去廚房熱一下,全部拿過來。”
“對了,葉先生,等會能不能多搞點紅燒汁呀。
這魚估計我們一人一筷子就沒了,
但是如果汁水多一點,我們還能就著米飯或饅頭感受下餘香。”
葉凡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