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李淵家僮殺死。
便命長子屈突壽與桑顯和鎮守潼關,自率主力東去,欲往洛陽投奔越王楊侗。
屈突通前腳剛走,桑顯和便唆使屈突壽獻出潼關,舉眾投降劉文靜。
劉文靜兵入潼關,便派副將竇琮、段志玄等率精騎一萬,命屈突壽與桑顯和為先鋒前導,東出追擊屈突通。至夜追至稠桑(今河南靈寶黃河南岸),鼓譟進擊,一場激戰。
屈突通後隊被殲,只得結陣自守。竇琮派屈突壽出陣,前往隋營勸說父親投降,屈突通怒罵道:往昔與你是父子,今日就是仇敵。再往前來,將發矢矣!
便在此時,桑顯和縱馬而至,對隋軍諸將高聲叫道:今京師陷落,各位都住關西,家屬在彼,為何還要向東,自入虎口?
眾人聞此,全都扔掉兵器投降。屈突通長嘆一聲,釋其弓矢下馬,向東南江都方向再三跪拜,仰天號哭道:臣力盡兵敗,沒有辜負陛下,天地神只,實所鑑察!
遂甘心就縛。竇琮於是大勝,盡收屈突通兵馬,還師歸報劉文靜。因屈突通曾殺唐公家僮,劉文靜不敢自作主張,使人押送長安。
大業十三年十一月九日,李淵率軍攻入長安,擒代王楊侑。
四日之後,李淵宣佈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擁代王楊侑為帝,是為隋恭帝。楊侑到此地步只得依從,於是即皇帝大位,改元義寧,大封功臣。
遂下詔旨,拜李淵為唐王、大丞相、尚書令,以李建成為唐王世子;李世民為京兆尹,改封秦國公;封李元吉為齊國公。
李氏父子盡掌兵權,由此完全控制關中局勢。
就在此時,劉文靜使人送來捷報,並押送屈突通入朝。李淵下階親釋其縛,就而問道:淵嚮慕高賢,將軍何其來遲?
屈突通哭道:末將未盡人臣忠節,喪師辱國,使本朝蒙羞,愧對代王,尚恨其早!
李淵讚道:公真是隋朝忠臣良將也。
便將屈突通釋放,奏請恭帝授以兵部尚書,封蔣國公,為秦王李世民行軍元帥長史。唐王收降屈突通,便使其到河東城下,招降堯君素來歸。
屈突通只得前往河東,單騎叩城以進。堯君素看到屈突通,欷不自勝,伏地大哭。屈突通也淚溼衣襟,因對堯君素說道:我軍已敗,唐王義旗所指,天下無不響應,我無能為也。事已至此,將軍還是早些歸降為好。
堯君素起身怒道:將軍身為國家大臣,天子委以防衛關中重任,代王並將社稷託付,何忍背國降賊,且為反賊作說客耶!公所乘之馬,非是代王賞賜乎?猶靦面騎乘耶!
屈突通嘆道:君素,我盡力矣!
堯君素道:我力還未用盡,公其毋庸多言!
屈突通見其執意不降,萬般無奈,滿面含羞,只好告辭出城,歸報唐王。義寧元年十二月,劉文靜班師回朝,改任大丞相府司馬,加授光祿大夫,封魯國公。
義寧二年春正月,丁未朔,隋恭帝詔許唐王李淵劍履上殿,贊拜不名,效漢丞相蕭何故事。唐王既克長安,便以檄書招諭諸郡縣。
於是東自商洛,南盡巴蜀,郡縣長吏及盜賊渠帥、氐羌酋長,爭遣子弟入見請降。
當時王世充既得東都兵馬,便屯於鞏縣之北大造浮橋,渡洛水攻擊大魏諸寨兵馬。
因命造橋先成者先進,由此秩序混亂,前後不一。虎賁郎將王辯先破魏軍外柵,李密營中驚擾,將要潰散。未料王世充不知此情,反在此時下令鳴金收兵。
李密因見王辯軍退,便率敢死之士出營,自後追殺。王世充由是全軍大敗,反身爭橋以渡,導致橋塌,溺死於水者萬餘人,王辯亦落水而死。
王世充僅以自身倖免,北走河陽(今河南孟縣南),沿途凍死者又以萬數。到達河陽之時,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