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2部分

將軍是覺得,威虜軍一定會被拋棄,不會有求援的了?不過看眼下這情況,契丹那十萬騎兵就算再添上幾次油,也不過是白白犧牲,徒勞無功而已,根本就對遂城形成不了任何威脅嘛。將軍為何如此悲觀呢?”

楊延昭沒有回答這個問題,一臉嚴肅道:“契丹騎兵並不難對付,在堅牆壁壘前,再好的戰馬,再遠的弓弩也是枉然。只是,契丹並非只有騎兵,他們還有漢軍。而漢軍雖然行軍緩慢,卻是攻城的能手。騎兵衝鋒是為了突襲,突襲失敗,自然就要換善於攻城的上來了。那時,才是真正考驗遂城的時候。”說到這裡,他輕輕嘆了一聲道:“能打敗漢人的,永遠只有漢人。”

高文舉深以為然。接下來的兩天,契丹人果然毫無動靜,彷彿是因為大雪的緣故才沒有進攻,但楊延昭和高文舉心裡都很清楚,契丹人這是鐵了心要用漢軍來攻城了。

果然,到了第三天,臘月初十一早,城頭來報,契丹軍後陣中又出現了一大隊人馬,如今正在陣前組裝什麼機械,看樣子應該都是很大個的攻城器械。

契丹漢軍,終於到了

感謝書友公子布衣的月票支援。

感謝“花下_亡魂”“嶺南孤月”“亡魂不死”三位書友的慷慨打賞~E!~!

..

008耶律隆慶【求訂閱】

008耶律隆慶【求訂閱】

率領漢軍三萬精銳趕到遂城大營幫場子的,不是別人,是蕭太后的另一個兒子。

梁王耶律隆慶,字燕隱,小名普賢奴。三十歲,契丹景宗和蕭太后的次子,契丹當今皇帝胞弟,南京(幽州)留守,南院漢軍統領。從小接受正統的漢家儒學教育,潛意識裡早就把自己當成了漢人。雖然骨子裡繼承了契丹人的那種好勇鬥狠的兇性,但多年的貴族教育使他越來越懂得收斂自己的情緒。

耶律隆慶生平最佩服和尊敬的人,一個是母后蕭綽,另一個就是已故南院大王耶律休哥。前者是他的生母,給了他生命。後者是他的老師,教給了他為人處世之道。從十歲起就懂得雙拳難敵四手的耶律隆慶拜在耶律休哥門下耳聞目睹許多年,早已對官場中的是是非非瞭然於胸,但礙於身份,卻不得不硬著頭皮做一些自己根本不願意去做的事情。

參與這次母后與皇兄他們籌劃的南征,並非他的本意,實在是身份所限,不得不來。早在半年前,恩師耶律休哥身體每況愈下的時候,自己曾經與恩師就這個問題進行過一次長談。恩師告訴他,就算是契丹再強大上兩倍,南面的宋國再孱弱兩倍的情況下,契丹南征依然會無果而終。他詢問原因,那位睿智的老人告訴他,漢人是絕對不會被外人打敗的,他們受到的打擊越大,團結的就越緊湊。只有等待他們自己先鬧將起來,搞的民不聊生的時候,別的民族才會有那麼一點點機會入主中原,不過這個民族卻絕對不會是現階段的契丹。

耶律隆慶問恩師,這個道理母后他們不知道嗎?耶律休哥笑著說,連我這種不思進取的人都能看出端倪,他們能不清楚嗎?耶律隆慶又問,那他們既然明白這個道理,又為何要籌備如此大的軍事行動呢?耶律休哥笑而不答。過了許久,耶律隆慶再去探望恩師時,再度提起了這個話題,或許是由於耶律隆慶那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性子,又或許耶律何哥知道自己大限已近,把這點見識帶進棺材不免可惜,便將前因後果向他講了一遍,並且不輕不重的提點了愛徒幾句。

耶律休哥告訴自己的得意弟子,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