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3部分

淨的立場,讓趙匡胤不敢相信更多。

因為趙普本身也是一個曾經累計貪腐過黃金十幾萬兩、白銀銅錢上百萬貫的超級鉅貪!雖然經過貶官前的又一次追贓已經填補了不少空缺,差額依然巨大。趙普口口聲聲說是想為那些“求田問舍以自汙自保”的人安心,殊不知會不會是為了趙普他自己的安心呢?這就好比一個全國最大的貪官,在最高統治者面前說:“非常時期,才能和忠心最要緊,貪汙不貪汙無所謂的,千萬不能反腐反散了人心。”想想都覺得諷刺。

軍隊出征的籌備緊鑼密鼓地進行著——畢竟這是真的打仗,不是陳橋兵變那種劇本排演好之後知道只要走四十里就能打道回府的鬧劇,後勤的安排肯定不能馬虎——又過了兩日之後,隨著歷史的時鐘轉入開寶六年臘月,曹翰也押運著最後一批“日進綱”送到了汴京——四川已經叛亂了,短期內搜刮四川銀子銅錢珠寶送到汴京的活計自然會中斷。曹翰押運到得這最後一批,其實也是兵變之前就起運了的,經過將近一整年的掠奪,如今的“日進綱”已經沒什麼黃金和御用物可以看到了,同樣的運能分量,所得也要廉價一些。

曹翰到了汴京,入川援軍主帥爭奪的暗流,自然也到了最高峰。

曹翰,河北大名人。初隸周世宗帳下,參加過對北漢的高平之戰,以及周世宗征伐南唐的壽州之戰,也在淮南正陽幹過殺降的殘暴之事,只是當年他不算是趙匡胤的直屬手下而已。入宋後,平定潞州李筠叛亂的戰事倒是全程趕上了,但是李筠滅了之後沒有被派去繼續打李重進,而是繼續在西北駐防,算是從徵經歷基本上侷限在北方的將領,建隆末年一些升遷機會就沒趕上。滅蜀之前,為均州刺史兼西南諸州轉運使,所以王全斌一出兵,他就被趙匡胤提拔到了都監的位置,督運軍餉物資供應入蜀大軍,也順帶著在漢中和一些蜀軍幹過幾仗。

不過,如果有先知先覺的人,翻開後世的史書看一下,就會發現,曹翰此人的特色到了如今這個點還完全沒有發揮出來。歷史上的曹翰,便是一樣在王全斌滅了蜀之後負責押送搜刮金銀的“日進綱”,同時也在全師雄兵變後帶兵入川參加圍剿,而且在川中殺戮掠奪甚重。而他一生殘暴、狡詐與貪婪三大特性的最大體現,則是在平行時空歷史上的南唐滅國之戰中:那時的曹翰負責西路滅唐軍馬,因為李煜投降之後,南唐在江州(江西九江)的守將胡則、宋德明堅持不相信宋軍傳遞的李煜已經投降的訊息,認為那是詐城的奸計,堅持抵抗。曹翰率兵攻城中宋軍傷亡不少,於是破城後就盡屠江州城,殺人七八萬眾,掠奪全城財寶而歸。

即便在江州屠城中撈了個飽,他晚年依然貪得無厭,有一次在給宋太宗趙光義宿衛的時候,他自吟兩句處心積慮想好的詩句——按照他自稱的說法,那是他自己臨時有感而發作的詩,名為《退將詩》,其中有兩句“曾因國難披金甲,恥為家貧賣寶刀。”意思是說天下太平啦,用不到他們這些武人立功啦,光靠薪俸養不活家人。趙光義最終因為曹翰的這次哭窮還賞賜了他一筆錢。

……

曹翰到京師的次日晚上,晉王趙光義入宮求見,說是有平蜀方略要進言,趙匡胤也不疑有他,立刻便準了趙光義所請。

自從趙普回到汴京之日起,趙光義便一直很安分地做著自己分內的事情,絲毫不問平蜀兵事,看上去完全與他無關。事實上,他這段時間也確實頗有一些別的事情可忙:今年初夏的時候,趙光義透過一場與吳越人的外交斡旋,為大宋立了一樁大功。

原本,吳越海商從美洲弄來的土豆作物是被吳越朝廷嚴格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