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1913年7月,爆發了孫中山領導的###袁世凱的二次革命,蒙藏墾殖學校也因而解散了,父親再次失學,東野看父親飄流不定,就把他介紹到“文明進化團”。該團的主持人是著名話劇藝術家李君磐先生和陳大悲先生,李先生歡迎父親去,倒並不一定要父親演戲,知道他文筆好,可以幫著搞宣傳,寫說明書,月薪初步定為30元,這是有名無實的,根本拿不到錢,不過劇團的伙食相當好,不必為每日三餐發愁了,生活也相當豐富,以後又參加了蘇州的“民興社”,結識了許多新朋友,如劉半儂、徐半梅、黃秋士、錢化佛等,他們很投緣,保持了深厚的友誼。這些父執,都值得介紹,他們在學術上都各有建樹。劉半儂先生,後來把“儂”字的“人”去掉,由半個我成了半個農,是著名語言學者、文學教授,後來同住在北京,時相往來,父親1931年創辦“北平華北美術專門學校”時,曾經邀請劉先生任教,劉先生稱父親為“大小說家”,並在對學生的演說中說父親是“當今的小說大家”,說他的小說成就“超過了李伯元、吳趼人、曾孟樸那些人”。①由於劉先生的介紹,父親又認識了他的令弟劉天華先生,父親曾不無得意地對我說過:“我的月琴,是劉天華教的。”

徐半梅先生是清末留日學生,與李叔同、歐陽予倩等組織“春柳社”,演出早期話劇,不演戲後,寓居上海寫小說,這便是大家所熟知的著名滑稽小說家“熱昏十年齋主”徐卓呆是也。說起卓呆二字,也是很滑稽的,這是徐先生的遊戲之作,他是蘇州人,在吳語中半和卓發音是相同的,呆又是“梅”字古寫“槑”的一半,徐卓呆即徐半梅,哪裡是卓而又呆,分明是聰而且慧,他的作品有《樂李阿毛外傳》、《何必當初》等。

陳大悲先生,著名的話劇表演藝術家,戲劇教育家,和父親在北京《世界日報》同事,以後又創辦了北京第一所學習話劇的藝術學校,名稱似乎是“愛美戲劇專科學校”,因手邊無資料,記憶以及,不免有誤,這個學校為北京培養出了不少早期的話劇人才。

錢化佛先生參加過辛亥革命,當過京劇演員、話劇演員、電影演員,最後又致力於繪畫,成為著名畫家,代表作為《大禹治水》,長達五六丈,一生主要畫佛。

黃秋士先生是當時名噪大江南的演員,曾到北京城南遊園演出,轟動一時,此人也能詩,但不幸中年夭亡。

父親在“文明進化團”時,他第一次粉墨登場演出《落花夢》中一個生角,大家還相當滿意,就是覺得他說話太快,有些慌張,又是一口江西加安徽口音的“官話”,觀眾聽不大懂,後來居然演過《賣油郎獨佔花魁》的小生主角。父親在劇團的時間雖然不長,也是“玩票”的性質,但由於劇團的流動性質,使他有機會到各處走動,接觸了各階層的人,積累了豐富生活,對他的創作,有很大的幫助。比如,他喜歡在小說中,設定懸念和戲劇衝突,刻畫人物,又往往喜歡用小動作來提示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這些都得益於他的舞臺生活,他自己曾公開地說:“當我描寫一個人,不容易著筆的時候,我便對鏡子演戲,給自己看,往往能解決一個困難的問題。”①無獨有偶,據說英國的狄更斯也有此習慣,在外國作家中,父親最喜歡狄更斯,這真是有趣的巧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夏志清先生有言:“張恨水也可能是中國的狄更斯。”夏先生真是父親的文學知己。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青年時代的摯友(3)

父親對李君磐先生一直以師事之,執弟子禮甚恭,儘管他離開了戲劇界,還時常寫信問候李先生,直至抗日勝利後,還和李先生不斷音信往來。1956年,老片重演,北京各影院上演《夜半歌聲》,父親高興地讓我去買票,說是片中演經理的是他已經逝世的老師李君磐先生,可以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