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齊朝槿心灰意冷,連帶著在皇帝召開的瓊林宴上都狀態不好,影響了仕途怎麼辦?
魏琰嘟囔著,金明池離瓊林苑隔了一片湖,他又不是千里眼順風耳,如何能看見?
就連這件事,也是聽來的。
他湊到水鵲跟前,眉眼壓低了,心中悶氣,問水鵲:“你不會還念著你的情郎吧?”
顯然是吃味了。
從前他都不稱呼齊朝槿是水鵲的什麼情郎,只說是個痴心妄想的遠房表哥。
水鵲搖搖頭,悶聲回答:“沒有。”
魏琰不放心,“他要是還回來糾纏你,你可不能搭理他,萬一他使些下作手段怎麼辦?”
水鵲猶猶豫豫,“應當不會吧?”
一方面是出於對齊朝槿作為男主的品格的信任,另一方面是他今天說得這麼過分了,齊朝槿雖說脾氣好,但人好歹是有自尊的,總不會再來糾纏自己的。
……
這一次水鵲倒是估計得不錯,齊朝槿自那之後,許久沒有見過面了。
只聽聞目前是按照大融慣例,男主作為狀元,官居翰林院修撰,而榜眼探花,則是翰林院編修。
聖上賜的家宅,也離安遠侯府這一片遠得很,幾乎是一個在京城北,一個在京城南。
將近半年過去,夏末秋初。
六月份的時候,崔時信休沐過來,閒聊時說起自己調任都察院,現在每日便是在糾察、彈劾同僚。
水鵲覺得這個挺適合他的。
畢竟崔三說話有時候很刻薄,雖然不是針對他。
總之非常擅長捉人小辮子,說人壞話。
聖上不愧是聖上,知人善任,不過要是他當皇帝,他也把崔三放都察院去。
不對。
水鵲想,他連自己的任務也搞不定,還相當日理萬機的皇上,實在是異想天開了。
他將這歸結於77號最近給自己放的一部古代皇帝傳奇劇。
崔時信飲茶時,還順口提了一嘴,齊朝槿升遷大理寺少卿了。
短短几個月,自從六品的翰林院編撰,升遷正四品的大理寺少卿,在大融是毫無前例的。
齊朝槿也並未辜負皇帝的恩信,升遷後僅兩個月便辦結了幾個震徹京城的貪官汙吏大案。
聽旁人形容,齊朝槿現在和活閻王無異,周身肅殺的氣勢,辦案毫不留情,審訊完嫌犯,往往出來時原本深緋色的官袍,袍服染成血色的殷紅。
有官員送禮,他面上好端端地收下了,不顯山不露水,回頭就是徹查,拔樹搜根。
京官幾乎是人人自危,尤其是一些仗著庇廕獲得一官半職,但行事枉法取私的官吏。
不知道是哪裡流出來的坊間傳聞,走街串巷賣茶的提茶瓶人總說,前途無量的大理寺少卿,實際上是死了髮妻,才變得冷心冷面,性情陰晴不定,叫別人捉摸不透。
不論如何,他查的是貪官汙吏,期間還平反了不少涉及平民的冤案,在民間的聲望很高。
水鵲徹底放心了,男主的官場升級流總算是回到了正規。
雖然他的劇情進度還是沒什麼進展,不過主要是魏琰在拖後腿的問題,至少沒有男主那方面的後顧之憂了。
……
八月初,是魏琰祖母的八十歲大壽。
安遠侯作為兒子,但在北疆有些要務纏身,耽擱了腳程,未來得及趕回來主持,就是快馬加鞭也要八月半再回到京城。
由魏琰到田莊將祖母接了回來。
壽宴排場極大,請了京城專門的茶酒司,托盤送請帖、安排賓客座次以及宴席活動。
侯府各個院落掛著珍珠綴成的簾子,珠子和刺繡門額在日光下晃動,光影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