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十七,去歲始隨舅父赴都謁見,此前誠未得識魏王尊面也。”
是勳心說果然,《零陵先賢傳》裡全都是瞎掰,怪不得陳壽不肯收錄。於是又問了:“既欲入我門下,何不倩令舅為託?”幹嘛不讓你舅舅介紹你過來,而要拜託曹衝?劉先與我同殿為臣,關係說不上有多好,但我多年前出使荊州的時候,雙方便曾有過一面之緣,真要介紹外甥來我門下就學,這個面子我肯定得給啊,你又何必捨近求遠呢?
周不疑表情誠摯地回答道:“不疑乃欲入室也,不厭升堂。”
《論語。先進》中孔子評價子路,說:“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就是說子路的學問若以居室來喻其深淺,那麼已經脫離入門階段,算是邁入正堂啦,但還沒能夠進入內室——可以算是中級。所以後世便以“升堂入室”來比喻學問由淺入深,或者一步步得其乃師真傳。所謂“入室弟子”一說,也是由此衍伸而來的。
周不疑的意思,倘若只由我舅父來介紹、推薦,那我很可能只是你一個掛名弟子,未必能得著悉心教授,所以特意拜託曹衝——曹小象的臉比我舅舅要大。
這時候的是勳,勉強可以說“桃李滿天下”,正經教授過的弟子不下數百人,若再加上自命的“私淑”,恐怕過了千了。但這所謂的“正經教授”,確有弟子之名的,大多隻是聽講大課而已,他認識是勳,是勳不見得認識他(或者就算勉強認識,也實在記不住名字)。周不疑表示,我的願望若僅於此,根本不用旁人介紹啊,直接排隊買聽課票不就完了麼?
是勳跟劉先也就點頭之交,倘若真由劉始宗來推薦自己的外甥,是勳很可能賣同僚一個面子,假模假式地收錄門牆,然後一轉手就又把周不疑推去太學,或者在安邑的魏國官學。他未必有心情和時間親自教育周不疑,周不疑唯一能夠得著的特權,就是隨時都可以來聽大課,不必要排隊並且給魚他塞錢了……
然而透過曹衝紹介,卻又不同了。曹小象不管目前繼承順位高低,好歹是曹操的親兒子,無論就其地位,還是跟是勳的親疏程度而論,是勳都不可能冷淡相對他所介紹來的人,況且又被稱之為“至交”。
這一大套原因說起來貌似複雜,其實當事人全都心知肚明,所以周不疑僅用“升堂入室”之喻,一句話就明確了。是勳聞言而笑,心說先不提你的事蹟雖然於史書上僅寥寥數語,卻有“聰明敏達”的考評,曾引發後人諸多yy,光你事蹟中諸多疑點,就夠我在好奇心驅使下收入門牆,來好好觀察一下啦。不過嘴上卻說:“欲入我室,不易矣。”(未完待續。。)
第二十九章、何者為君
孔門弟子三千,達者七十二賢——其實那七十二個未見得都是優質學生,其間被孔子直接罵過“朽木”、“小人”的大有人在,估計就這七十二個是正式收列門牆的,其他兩千多則只是混過大課而已。
而在是勳門下,要說正經行過拜師禮,師徒名分牢不可破的,其實還不超過十人,大師兄當然就是司馬仲達啊,二師兄諸葛孔明,三師兄郭伯濟,再下面還有一群將成年或未成年的小孩子。所有弟子基本上全都是是勳親自招收過來的,還沒有光靠親友推薦便得列門牆的哪。
正如同“君擇臣”一般,是勳也向來“師擇徒”,親自挑選弟子,只是其間標準,外人很難洞悉。真要是逐一分析,仲達為河內顯宦,又曾跟隨是勳鎮撫關中,那麼是勳透過長期的考察後選擇了他,是很順理成章的事情。相比起來,諸葛孔明和郭伯濟的出身就比較低啦,而且貌似相處時間並不算長,便得入門……
是勳心說那都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