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此番四路大出兵的戰略目標,最基本的就是要收復黃河以南的失地,其次要在青州站穩腳跟,第三是曹仁切斷滏口陘。其實只要能夠順利完成第一目標,他就可以退兵了——終究南邊的事兒還沒完呢——第二、第三,那是添頭。最主要的,他不能讓袁紹有機會在鄴城踏踏實實地舔舐傷口,恢復實力。
相關戰略規劃,也通知到了是勳——一則是勳終究為曹操的心腹和姻親,關係非同一般,二則這回四路出兵完全是陽謀,沒什麼需要保密的。是勳召集幾位知兵的僚屬,包括司馬懿、張既、郭淮等人前來商議,司馬懿一針見血地指出:“大戰將興,只在河內!”
曹操雖然四路出兵,因為實力、兵數的限制,也因為山川、地形的影響,不可能全都是浩浩蕩蕩一路平推,肯定有主有次,有實有虛——當然啦,兵法虛實相輔、奇正相生,具體運用時還可能轉換。同理,袁紹初逢大敗,無論兵力還是士氣,全都難以支撐四路抵擋,或者另外開闢新的戰線,袁軍同樣會有實有虛,有穩步後撤,有原地固守,甚至某一路還有可能硬打對攻。
根據司馬懿的分析,哪怕沮授再智計無雙,河南地也終究是守不住的,他肯定會撤回黃河北岸,然後利用大河天險來阻扼曹軍主力。至於東路,袁譚那就是個渣,即便有能力獨扛臧霸、徐晃,東中郎將程昱還可能突出其後,曹操在黃河岸邊受阻後,也大可轉向東方。故而,袁軍在東線最佳的應對方法,就是穩步後撤,讓出半個青州來,以逐漸消耗曹軍的衝擊力,最終使戰線在濟水一線穩固下來。
袁家將會丟掉大半個青州,這也是莫可奈何之事。
那麼既然東線喪地,西線就必須找補回來。況且曹仁要是真的封堵了滏口陘,對袁家的損害實在太大,而且曹操在酸棗,西援曹仁也比東援臧霸要來得近便。所以袁紹一定會調動主力,在河內北境跟曹仁來一場大戰,位置很可能是——
司馬懿伸手指向河內郡最東北方的林慮、蕩陰二縣之間。
林慮縣西有太行山,東有黑山——也就是黑山賊的起家之地——東西相距不到百里,實乃不可不爭的要地。曹家要是把這條道兒給打通了,別說北上封堵滏口陘了,往東北方稍微拐一點兒,用不了一天便可逼到鄴城城下,直取袁紹的老窩。倘若曹仁被袁紹給堵回來了,那不用說,西線保持原狀,中線收復失地,東線略有所得,大面上還是曹家佔優,而且還讓袁家的敗兵休息不了。怕就怕……
“若曹公強取此道,則勝負難知矣。”
要是曹操在收復了酸棗等城以後,不東去增援臧霸而西來增援曹仁(根據路途遠近,那是很有可能的),則袁紹必然雲集大軍於此,甚至可能冒著放棄幷州的危險,把太原軍和上黨軍也拉過去,就此形成新的大決戰的態勢。
是勳手扶著地圖,仔細瞧了半天,咦,官渡之戰要變成林慮之戰了嗎?
原本的歷史上,官渡之戰之所以那麼有名,一是因為曹操以弱勝強,二是因為基本上打垮了袁軍的主力,使小大之勢徹底顛倒。然而在這條時間線上,曹操並非以弱勝強,加上袁紹本來在官渡投入的兵力就沒有原本為多,故而損失並沒有那麼嚴重,所以戰役的重要性降得很低。反倒是此後的事態若按司馬懿的判斷進行,林慮附近的戰鬥,才是真正的袁曹決戰。
“恨吾不能將兵也!”是勳不禁拍案大悔。
袁、曹兩軍在林慮對峙,曹軍並無勝算——因為己方的運補線拉得很長,袁紹卻將近於內線作戰——然而袁紹一旦放空上黨和太原,河東軍便可趁機接收,甚至把整個幷州全都收入掌握之中。要是在收取幷州之前,曹操先吃了敗仗,那沒啥可說的;要是先收了幷州,曹操大不了從林慮撤退吧,但從此袁家的青、並兩翼全都讓曹家給捏著了,袁紹還蹦躂得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