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的理想多次浮現在腦海中——復唐、復唐,重複大唐的光輝與榮耀。
現在武則天已經改天換地以周代唐,這樣地理想說起來不免顯得有點牽強與荒誕。但劉冕知道,自己地使命並不是盲目的去推倒武則天將江山換上一層唐皮。要從本質上讓九州中原強盛起來……這恐怕比改變一個國號更難。
一行眾人回到了天官城,所有軍隊和民夫已經集結完畢。劉冕就讓薛訥地本部人馬和朝廷工部的官員們帶著民夫先行。自己則是等著幹最後一件事情——等候鷹揚衛將軍李多祚的人馬,前來接手掌管三座受降城。李多祚帶領三四萬大軍原本駐守在朔、代一帶。如今那裡已經成了後方,理所當然的可以將防線向前推進了。
等待的日子,就如同煎熬。
雖然劉冕很是沉得住氣。但離開中原已經數月的將士們。這樣瓣著指頭等盼回家的日子,這種心情著實焦急。
數日之後。李多祚率領大軍終於到了。他曾經也在代州一戰時與劉冕有過一面之緣,曾是黑齒常之的部下。彼此也算是故交了。二人很順利的交接了城池和印信文書,右衛大軍終於可以凱旋而歸了。
時已入秋,大漠上地西北風颳起來送來絲絲涼意。大戈壁上黃沙飛舞落日朦朧,一片雄渾的邊塞景象。
劉冕策馬當先奔騰在大戈壁上,率領著歸心似箭的右衛將士們向南方進發!
其實,他自己又何嘗不是歸心似箭?
本來朝廷都有意在三個月前就調他回去了。可是劉冕出於大局考慮和一種責任心。非讓自己在邊關羈留了三個月,辦下了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為此,劉冕還是多少有一點自豪的。當了這麼多年的官,也許幹下地好事真是屈指可數。建起三座受降城與烽火臺,也許是唯一一件值得向子孫後輩誇耀的事情了。
短短的四天時間,歸心似箭的右衛大軍奔騰八百餘里,直抵靈州。劉冕將大軍在這裡稍作歇息,同時接到了在此等候多日的突厥使者火拔頡利等人,帶上他們一起向關內進發了。
策馬走出靈州南大門的一刻。劉冕幾乎感覺自己的心臟都跳得輕快了許多。壓在心頭的大石便在此刻卸去,整個人都變得輕鬆了。
像英雄般歸來……這是所有從軍在外的人畢生地願望吧?
劉冕揚起嘴角,微笑。揮鞭縱馬向家的方向疾奔!
此刻的洛陽寶城裡。也是一片輕鬆詳和地氣氛。永珍神宮裡,武則天高坐龍椅笑容可掬,聽著下面的大臣彙報受降城一帶的情況。
建起受降城,不僅能非常有效的遏止北方突厥人南下陰山犯難,還為子孫後代留下了一片福址。作為上位者,幹出這樣的功績當然是值得高興的事情。
以北門學士為首的一批文人豪客,開始發揮特長了——大揮筆墨讚揚皇帝此舉的英明與偉大。史官們當然也不會放過這樣重大的信心,一一記錄在案。
當然,少不了屢屢提起劉冕地名字。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講——劉冕也算是青史留名了。
上官婉兒如同往日一樣站在武則天身邊伺候。臉上始終掛著溫和的笑意。心情也變得舒暢了許多。
雖然劉冕晚了幾個月才回來,可是不管怎麼樣,平安就好。
這是她這幾個月來最大的心願了。男人嘛,總是要為了各種各樣的事情在外奔波——只要平安回來,那就好過任何事情。相比這下,她現在對劉冕打了多少風光的勝仗,闖下了多少偉大的業績,反倒不那麼在乎了。
“諸位愛卿,此次戰役。是我大周王朝立國之後的首戰,便取得了如此驕人的戰績。”武則天發話了,“諸位說說,朕該如何賞賜劉冕與他麾下地一干將士們?不瞞諸位,朕還一直為此事有些苦惱。朕在聖旨中說,等劉冕等人回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