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屬大小數百城,地方數千裡,最大國也”,“武帝始遣使至安息,王令將將二萬騎迎於東界,東界去王都數千裡,行比至,過數十城,人民相屬”,後來,安息國王也“發使隨漢使者來觀漢地”。公元1世紀以後,強盛的帕提亞王國(安息)東與貴霜,西與羅馬帝國相抗衡,成為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強國之一。公元2世紀末,安息漸趨衰落。226年,薩珊(Sassanidae,或譯為薩桑)波斯取代了它的統治。
大夏
大夏是一箇中亞古國,音譯為巴克特里亞(Bactria),漢朝稱它為“大夏”。它位於今興都庫什山與阿姆河上游之間,即阿富汗北部一帶。公元前3世紀中葉,狄奧多德建立巴克特里亞王國(大夏),定都於巴克特拉城(《史記》中的“藍市城”),一度非常強盛,勢力擴充套件到印度河流域,據《史記·大宛列傳》記載:“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餘里媯水南,其俗土著,有城屋,與大宛同俗”,“善賈市”,“大夏民多,可百餘萬”。巴克特里亞(大夏)吸收並傳播了希臘文化和印度、中國的文明成就。後來,因其國內發生分裂,國勢日衰,大月氏勢力入據。在中國南北朝時期,大夏先後歸附於噠、突厥。
大秦
稱雄於地中海的古代羅馬,在《史記》中記作“黎軒”;《漢書》作“靳”(史學界有人認為,黎軒、靳是古羅馬佔領過的北非亞歷山大港。此處從《史記索隱》《史記正義》和《後漢書》);《後漢書》作“大秦”,並說“大秦一名,在西海之西,東西南北各數千裡,有城四百餘所”。“其人民皆長大平正,有類中國,故謂之大秦。”《魏略》則記述:大秦“在安息、條支西大海之西,故俗謂之海西”,並說,大秦“郵驛亭置如中國”,當地人文明程度較高,“似中國人而胡服”。
絲綢之路
張騫開“外國道”,絲綢之路貫通歐亞大陸。西漢時,絲綢之路有南北兩道,“自玉門、陽關出西域,有兩道:從鄯善傍南山北波河(波河,循河、順沿河流),西行至莎車,為南道;南道西逾蔥嶺,則出大月氏、安息。自車師前王庭隨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為北道;北道西逾蔥嶺,則出大宛、康居、奄蔡(古遊牧民族,分佈於今鹹海至裡海一帶,東漢時,西遷至今伏爾加河至頓河下游之間)焉”(《漢書·西域傳》)。東漢迫使北匈奴西遷以後,又開闢了一條新北道,“從玉門關西北出,經橫坑,闢三隴沙及龍堆,出五船,北到車師界戊己校尉所治高昌,轉西與中道合龜茲(Qiū cí,今新疆庫車),為新道”(《魏略·西戎傳》)。
中國的鐵器、絲綢和養蠶繅絲技術的西傳
絲綢之路開通後,中國的鐵器西傳,以其優質贏得了極高的聲譽。古羅馬著名的自然科學家普林尼在他的著作中就指出,世界上沒有一種鋼鐵製品能同中國的產品媲美。
中國的絲綢馳名世界。隨著絲綢貿易的發展,西方把中國叫做“絲國”,古希臘人把中國稱為“賽里斯”,其字音就是由“絲”字派生而來的。2世紀時,希臘地理學家波桑尼阿在《希臘紀事》中寫道:“賽里斯人制衣服的纖維材料則不是用植物外衣製造,而是另有如下不同的方法。賽里斯人國內有一種昆蟲,希臘人稱為‘賽爾’,但賽里斯人自己則給它別的名稱。它的大小是最大甲蟲的兩倍,但在別的方面,它卻像樹下結網的蜘蛛……這種動物的產品是一條細絲,纏繞它的腳下。”6世紀時,東羅馬(拜佔廷)帝國史學家普羅科皮烏斯的《戰爭史》記載:“某些和尚從印度來,聞悉查士丁尼皇帝素懷夙願,欲使羅馬人不再向波斯人買絲……他們說,在印度各國的北方,有一個叫塞林達的國家,他們曾在那裡度過漫長歲月,確實懂得可能在羅馬人國土內產絲的辦法。……於是他們又一次到塞林達去,把蟲卵帶回拜佔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