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9部分

。和羅下不露毳,宜更名曰藏鋒裘。”

亦稱作“袴”、“褲”。又稱“脛衣”、“褰”。古人下衣。其形制與今大異:僅有兩個褲筒,而無前後襠,穿時套膝後以帶繫腰,外罩深衣與裳。古時,絝不被視為重要服裝。《說文。衣部》:“絝,齊魯之間謂之褰。”《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公在乾侯,徵褰與襦。”《史記。趙世家》:“屠岸賈聞之,索於宮中。夫人置作於絝中。”《南史。梁簡文帝諸子傳》:“'愍懷太子'狎群下,好著微服。嘗入朝,公服中著碧絲布絝,摳衣高,元帝見之大怪。”《魏書。樂浪王忠傳》:“忠愚而無智,性好衣且,遂著紅羅襦,繡作領;碧綢袴,錦為緣。”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詩:“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清陳元龍《格致鏡原》卷十八引《解酲語》:“元成宗宮人,著白氎袴,為鞠弋滾蹌之戲。”又引《戊辰雜鈔》:“新婚三日後,命工分作二袴,婿、女各穿其一,謂之‘永諧袴’。”

亦寫作“裩”,又稱“窮褲”,亦寫用“窮絝”。古代一種連襠褲。另有一種連襠短褲“犢鼻褌”,因其形似犢鼻而得名,為貧賤勞作者所穿。山東沂南漢墓出土畫像石有穿褌的百戲藝人多種,可見其形制一斑。《漢書。外戚傳》:“左右及醫皆阿意言宜禁內,雖宮入使人令皆為窮絝,多其帶。”顏師古注:“服虔曰:窮絝,有前後當(襠),不得交通也。”《晉書。阮籍傳》:“獨不見群蝨之處褌中,逃乎深縫,匿乎壞絮,自以為吉兆也。行不敢離縫際,動不敢出褌襠,自以為得繩墨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乃令(卓)文君當鑪,相如身自著犢鼻惲,滌器於市中。”《南齊書》:“永明中,高麗使至,服窮袴,曰,此古之遺像也。”明田藝蘅《留青日札》卷二二:“褌,惚也,褻衣也犢鼻褌,以三尺布為之,形如牛鼻。蓋前後各一幅,中裁兩尖襠交輳。即今之牛頭子褌,一名梢子,乃為農夫田認衣,而士人無復服之者,矣。”

氅衣

古代罩於衣服外的大衣,用以遮風寒,其形制不一。今稱披風。明劉若愚《酌中志。內臣佩服紀略》:“氅衣,有如道袍袖者,近年陋制也。舊制原不縫袖,故名曰氅也,彩素不拘。”《紅樓夢》第五二回:“'賈母曰':把昨作那一件孔雀毛的氅衣給他罷。”

裲襠

亦作“兩襠”。古代的一種背心。多為布帛所制。裲襠有夾有綿,男女皆可服用,婦女穿的常飾採繡。《釋名。釋衣服》:“裲襠,其一當胸,其一當背也。”《太平廣記》卷三一七引《幽明集。鍾繇》:“棺中一婦人,形體如生。白練衫,丹繡裲襠,傷一髀,以裲襠中綿拭中血。”也有用金屬做的,為護身的戰甲。《違禁小說請刪除。佚名。企喻歌辭》:“前行看後行,齊著鐵裲襠。”《隋書。禮儀志》:“'直閣將軍'平巾幘,絳衫,大口袴褶,銀裝兩襠甲。”

始用以束住髮髻,並不覆蓋整個頭頂,為古代貴族男子所服,作為成人的標誌。其前身是將玉石、獸骨打磨成統一形狀,以繩串聯罩在頭髮上的束髮器。冠服制度約形成於夏商,至周逐步完善。秦漢以後冠的名目和形制更加複雜。凡禮服所戴帽都可稱冠。梁冠行於漢代,以冠梁多少區別品級,影響及宋明。由梁冠去安全,縮小於頂,便成了晉人的小冠。籠冠是魏晉南北朝主要冠飾,以黑漆細紗制志,罩於冠幘之外,男女兼服。唐帷帽,宋明籠巾與之不無關係。女子專門冠飾則唐宋有花冠,多用絹花,滿罩在頭上,與髮髻密合。元代蒙古族婦女流行形似竹夫人的顧姑冠。鳳冠,其冠飾有鳳凰,自漢至清末,多為上層婦女所戴。《說文。冖部》:“冠,弮也。所以弮發。”弮,束縛。《禮記。儒行》:“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與?’孔子對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