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9部分

當潔淨衣服,備巾褐制度,名曰道之法服。’”《新唐書。儒學傳上。顏師古》:“乃闔門謝賓客,巾褐裙帔,放情蕭散,為林墟之適。”參閱《舊唐書。輿服制》。

補服

亦稱“補褂”。清代官服中主要的一種。其形式比袍短,類似褂而長,袖端平,對襟,前後各綴有用金線、彩絲繡成的“補子”。其紋飾文官為鳥,武官為獸,因稱“補服”。由於穿在蟒袍之外,故又稱“外褂”、“外套”。“補子”用於表示文武職位品級,起於明初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之規定,世宗時一度廢止。清代用於外褂,據《大清會典圖》規定:皇子,龍褂用石青色,繡五爪正面金龍四團,兩肩及前後各一團,間以五彩;親王,繡五爪金龍四團,前後正龍,兩肩行龍;郡王,繡五爪行龍四團,前後,兩肩各一;貝勒,繡四爪正蟒二團,前後各一,固倫額附同;鎮國公,繡五爪正蟒二方,前後各一,輔國公和碩額附、民公、侯、伯補服同;庶官一品文鶴,武麒麟;二品文孔雀,武獅;三品文孔雀,武豹;四品文雁,武虎;五品文白鷳,武熊;六品文鴛,武彪;七品文鸂鶒,武犀;八品文鵪鶉,武犀;九品文練雀,武海馬;凡都御史、副都御史、給事中、監察御史、按察使、各道的補服俱繡獬豸。

馬褂

舊時男子穿於長衣之外的短褂。其長僅及於臍,較外褂為短。本滿族人騎馬時所著。故稱。初惟營兵服之,康熙以後穿者漸多,乃成為無人不穿的常服。有長袖、短袖、寬袖、窄袖、對襟、大襟、琵琶襟諸式。袖口平,不作馬蹄式。其常見者:一、黃馬褂。一種官服。清代凡巡幸扈從大臣,如御前大臣、內大臣、內廷王大臣、侍衛長,皆例準穿黃馬褂。有功大臣也特賜穿著。二、對襟馬褂。又名得勝褂,對襟方袖。初僅用於行裝,後漸為平居之便服。三、大襟馬褂。亦為便服,唯非對襟而右衽。俗以右手為大手,因名衣襟為大襟。其四周有以異色為緣者。四、琵琶襟馬褂。其右襟短而略如短襟袍,故亦稱缺襟馬褂。

黃馬褂

清代官吏的一種制服,為“行服”中的“行褂”,穿於袍外。因其長僅至腰,便於騎馬;袖只到肘,便於射箭,所以叫“馬褂”,又因以淡黃色(明黃)的綢緞或紗製成,故得名。“黃馬褂”分“職任褂子”和“賞賜共同馬褂”兩種。“職任褂子”系皇帝的隨從豪護(內大臣和侍衛)所穿。因明黃為清代帝王專用的顏色,“黃馬褂”乃皇帝近侍的服裝,十分高貴。清代帝王每用此作為賞賜。“賞賜黃馬褂”又分為兩種,一種是打獵、校射時所賞,只能在“行圍”(打獵)時穿,平時不能穿。比武優勝者所獎得的“黃馬褂”也是如此。另一種是獎賞高階武將,或統兵的文官,凡得到者,任何時候皆可穿。侍衛所穿的“職任褂子”和“行圍”襟子用黑色紐絆,武功的褂子用黃色紐絆(與馬褂同色)。《清會典事例。侍衛處。儀制》:“後扈前引大臣一二等侍衛升級新補者,歲於十二月行文內務府,支領緣貂朝衣端罩,豹尾班侍衛支領蟒袍;恭遇巡幸,支領黃馬褂。”

皮衣。古人著裘,毛在外。著裘時,必須外披罩衣,這罩衣稱裼衣。不同毛色的裘須與不同色的裼衣相配。平常家居,裘上不加裼衣。庶人穿犬羊之裘,也不加裼衣。漢代以後漸變古俗,著珍裘者將以毛為表變為以毛為裡。《論語。鄉黨》:“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唐王建《花褐裘》詩:“對織芭蕉雪毳新,長縫雙袖窄裁身。到頭須向邊城著,消殺秋風稱獵塵。”清金埴《不下帶編》卷四:“衣惟稱體,何用寬綽為,國朝服式,最超前古。如今之韋裘,全裡皆毳,獨餘膝以下雖(當為垂)地之邊減短一二寸或三四寸,用帛代之,使裘之下邊不露毛毳,名之曰和羅。始於康熙初間,而今則盛行矣今裘之全露毛毳者,俗名出鋒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