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成目的,流入枯禪,所以提倡事上練。

這一切的終極目的都是為了讓人“存天理去人慾”,去人慾的目的就是讓人心存天理,有真理在心,就不會對任何榮辱動心。他以此希望人人都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任何事和物來觸之,都不會因之而動。

也許下面這段記載於《傳習錄》中的問答可以讓我們知道如何才能不動心,讓內心強大起來。

弟子問:“這幾年因厭惡學問,常常想獨自靜坐,以求摒棄思慮念頭。但是,不僅不能達到目的,反而更覺得心神不寧,這是什麼原因?”

王陽明回答:“思慮念頭,如何能打消它?只能讓它歸於正統。”

弟子問:“念頭是否有沒有的時候?”

王陽明說:“的確沒有無念之時。”

弟子又問:“既然如此,因何說靜呢?”

王陽明說:“靜並非不動,動也並非不靜。戒慎恐懼就是念頭,為何要區分動和靜?”

弟子說:“周敦頤為什麼又要說‘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呢?”

王陽明說:“沒有慾念自然會靜,周敦頤說的‘定’也就是‘靜亦定,動亦靜’中的‘定’,‘主’就是指主體。戒慎恐懼的念頭是活潑的,正體現了天機的流動不息,這也就是所謂的‘維天之命,於穆不已’。一旦有停息也就是死亡,不是從本體發出的念即為私心雜念。”

弟子又說:“當用功收斂身心的時候,若有聲色出現在眼前,還如同平常那樣去聽去看,只怕就不為專一了。”

王陽明說:“怎麼能不想聽,怎麼能不想看?除非是死灰槁木、耳聾眼瞎之人。雖然聽見、看見了,只要心不去跟隨它也就行了。”

“只要心不去跟隨它”就是不動心。正是這“不動心”的心靈正能量,才讓王陽明建立了光芒萬丈的蓋世武功。

第二章 王陽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之南贛剿匪

人性無法改變,卻可以引導

1517年正月,王陽明到江西贛州剿匪。一年後,他寫信叮囑弟子們要全身心“存天理去人慾”。為了讓弟子對祛除人慾的難度有深刻認識,信中有這樣一句話: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心中賊自然是“人慾”,而山中賊則是南贛地區的土匪。

他說破山中賊易,只是為了烘托祛除人慾有多難,實際上,破山中賊遠沒有他說的那麼容易。

1517年正月初六,王陽明到達南昌。南昌官員向他遞交了南贛地區的地理和土匪的詳細資料。資料說,南贛地區山麓千里,崇山峻嶺,洞穴密佈,只有飛鳥能和外界溝通。這自然是土匪的安樂窩,因為官兵來時,他們能輕易地化整為零,官兵一走,他們又重新聚合。所以四省組織過多次圍剿,但收效甚微。

該地土匪中有幾個帶頭大哥:謝志山與藍天鳳(擁有江西贛州崇義的橫水、左溪、桶岡根據地)、池仲容(擁有廣東和平浰頭三寨根據地)、陳曰能(擁有江西南安大庾嶺根據地)、高快馬(擁有廣東韶關樂昌根據地)、龔福全(擁有湖南郴州山林深處根據地)、詹師富(擁有福建漳州大帽山根據地)。

不過王陽明遇到的第一個敵人並不在名單裡,他的第一個敵人出現在江西萬安,是一群水盜。

從南昌出發去贛州路過萬安時,王陽明在岸上休息。他從岸邊的商人聊天中得知,江上有一群水盜,商人們每次到這裡都提心吊膽,很怕倒黴碰到水盜。

王陽明就加入他們的談話說,我是中央政府裡的御史,正巡撫此地,你們可跟隨我。商人們很高興,可馬上又失望了,因為王陽明就帶了幾個僕人,沒有衛隊。

王陽明告訴他們,按規定,新官上任不得帶士兵。不過,對付他們不必用士兵,有咱們這些人就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