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使得人口的壓力,大大的緩解。
再加上前幾月,附近的天威鎮發生了災荒,導致許多流民湧入了河南府,這兒的人口,已經增加了許多。五軍營的待遇一向不錯,既有俸銀,吃住也是極好,再加上神策軍的影響,使得原本大家眼裡的丘八,其實在河南府已經五鎮的名聲並不壞,倒是有不少人投軍。
畢竟……已經有許多人因為投軍,而立了功勞,再加上神策軍以及五軍營的擴張,那些從前進入神策軍的人,絕大多數都成了武官,這對於許多沒有出路的人來說,自然有著極大的吸引力。
錢糧方面,倒是暫時不必擔心,武器的製造……規模越來越大。而規模越大,成本反而降低,就如此前的諸葛手弩,假若只是專門製造一萬支,一支連弩的價格,只怕要高達七八貫,可是一旦需求是十萬,再加上管理和製造的經驗已經開始純熟,因此現在一支同樣的手弩,可能價格不到原先的一半。
不只是如此,其他的佩刀、馬掌、軍衣、頭盔、隨軍的水壺、靴子、行軍的棉被、挎包,都大抵是如此。
當然……要養這麼多人,依舊還是壓力重重,因為這樣的錢咂了進去,若是沒有什麼戰事,就基本上相當於徹底的消耗和浪費,不會產出一丁點的價值。
所以在錢糧方面,秦少游卻還是決心採取一些措施,只是到底該怎麼做,內部卻是爭論不一。
……………………………………………………………………………………………………………………………………………………………………………………………………………………………………………………
發燒了,所以更新晚了。(未完待續。)
第五百九十六章:大治
神策府到了如今,早已有了一個個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團。
對於楊炯為首的一批人來說,顯然大肆招募兵馬是有害的,他們確實已經開始有了矛盾了。
一方面,他們希望有更多的安全感,而另一方面,一旦魏王殿下窮兵黷武,就意味著大量的壯丁要入伍,勞力市場只怕會出現緊缺,除此之外,大量的資源向五軍營傾斜,就意味著往後在其他方面的投入要大大降低,商賈們最依賴的是道路和橋樑,唯有四通八達,不斷的降低輸送和輸出的成本,才是關鍵。
但是另一方面,卻也有人對此頗為期待,許多商賈,從事的都是相關於紡織、冶煉,一旦擴軍,就意味著魏王殿下急需要大量的軍用物資,有一些物資,固然神策府自己可以供給,可是還有許多,卻需要大肆的採買,這對他們有利。
所以秦少游的擴軍,卻在議事堂裡鬧得不可開交,支援的人極力支援,反對的又是極力反對,楊炯倒是很能理解秦少游的處境,事到如今,矛盾已經明面化,殿下若是再不未雨綢繆,未來怎麼辦?
一旦出了事,那就極有可能連鍋都砸了,若是不擴軍,事到臨頭,一切可就都化為烏有了啊。
短視的人自然是有的,可是楊炯卻並不短視,他最終還是決心四處幫助秦少游遊說,說服了許多人。
議事堂在半月之後,總算是表示了支援,而這種支援,對於秦少游來說是極為重要的。
這個時代所謂的民心,當然和尋常的平頭百姓無關,河南府乃至於整個五鎮,表面上是比朝廷和其他各鎮對人更尊重一些,可是也僅限於如此而已。這裡的民,指的是這個社會有能量的人,既有商賈,也有士族,官府要做任何事,若是能得到他們支援,則能事半功倍,而一旦強力推行,不計任何的後果,那麼勢必會引起反彈。
楊炯這個人。如今在秦少游的心目中,甚至比王琚更加重要一些,因為此人的身份和地位都非同一般,而最重要的是,他總是能為秦少游斡旋關係,使許多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