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麟你說的沒錯,但是你們只知其一未知其二。”
幾人都一齊望向郭子儀,高鳳麟問道:
“師伯指的什麼?”
郭子儀道:
“摩尼教崇尚光明和自由,以黑暗為惡,常有濟世為民之舉。但是也正因如此,我大唐因懼怕其煽動民眾造反,一直都反對摩尼教在我大唐傳播。你們試想,安祿山若要造反,那麼他在西域的拜火教勢力定然也會響應,那麼一旦掀起戰禍,受苦的還是平民百姓。以摩尼教的作風,他們定然會起兵反抗,到時候西域將士一旦調往東線作戰,西域兵力空虛,能夠真正對安祿山造成威脅的,便就是摩尼教了。”
郭子儀繼續說道:
“如我所料不錯,那個買提奇正是挑起摩尼教與拜火教的事端,讓兩方都兩敗俱傷,他只消積蓄實力,等到安祿山起兵造反,中原戰事掀起,他就率中原拜火教一眾前往西域,一舉奪取拿下總壇,再消滅摩尼教的殘餘勢力,到時候西域就唾手可得了。”
高鳳麟罵道:
“好歹毒的奸計,難怪此人一直在西域附近徘徊,既不東來,也不西去,想必就是坐等安祿山起兵,到時他再聯絡他早已部署好的勢力,對西域進行反撲。”
郭子儀點頭道:
“此事怕還不那麼簡單,吐蕃對西域垂涎已久,此次與拜火教聯手,怕也是與安祿山合謀,我看此次西域爭奪,吐蕃暗中也有所行動。”
平青雲這時候說道:
“吐蕃贊普此次意外駕崩,怕是無暇顧及西域吧。”
郭子儀搖了搖頭,道:
“你太小看吐蕃了,吐蕃與我大唐之間的戰爭已經持續了百餘年,如今他們對隴右和西域的虎狼之心,尤甚從前。吐蕃新君繼位,這頭等的大事就是出兵隴右,一來將內部矛盾轉移到外部,二來一旦打了幾場勝戰,便馬上就能樹立威信。”
聽郭子儀這般說道,平青雲方才明白過來這其中的厲害關係。想來自己的見識和眼光與他這等大宗師相比,終究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高鳳麟道:
“那如今我們該怎麼辦呢?安祿山多方策劃,與吐蕃和拜火教三方聯手,我們是三方受敵啊。”
“如今我們能做的就是做好最壞的打算,將所有的一切都準備就緒,一旦開戰,也不會受制於人,只不過,我擔心……”言到此處,郭子儀眉宇間多了幾分憂愁,不住的搖頭。
高鳳麟問道:
“師伯擔心什麼?”
郭子儀道:
“依照我的推測,安祿山若要起兵,當是從范陽發兵,一路南下,先攻取東都洛陽,然後以洛陽為據點,同時派軍西進和南下,尤其南下之戰,至關重要,我就怕沿路軍民守不住啊。河南河北早就不經戰事,而安祿山手下都是精兵猛將,只怕兩地軍民抵擋不了安祿山的鐵騎啊。”
眾人一陣沉默,良久後,張宣說道:
“洛陽兵精將足且城高牆厚,易守難攻,安祿山若想攻取洛陽,一定會損兵折將,只消洛陽守住,到時各地勤王之師匯聚,那麼叛軍自然不攻自破。”
郭子儀搖搖頭,說道:
“話雖如此,但是如今各地節度使個個擁兵自重,到時天下大亂,他們是戰是和,還未可知。而且關內兵力匱乏,真正精銳之師都在隴右和西域等西北之地,就算皇帝下旨勤王,但是兩地相隔千里,始終遠水救不了近火,洛陽能否守得住,實在是難以推測啊。”
“而且,剛才鳳麟也說道到了,這明裡有安祿山,暗地裡也有一個拜火教,敵暗我明,終究還是受制於人,我們需得做好最壞的打算。”
第二十二回 拜火使者(八)
高鳳麟道:
“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