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複習對於學生和教師都意義非凡,一套科學有效的複習策略能夠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提升成績,也能讓教師更好地引導學生。以下將圍繞“抓紀律、傳方法、抓複習、抓臨界生”這四個方面展開闡述,並輔以例項。
一、抓紀律:規範複習秩序
(一)尖子生和學困生在複習中的表現
在複習階段,尖子生往往具有強烈的求勝欲,可能會過度投入,出現不合理的複習行為。比如,在一些重點學校的班級中,尖子生為了追求更高的分數,會瘋狂刷題,甚至犧牲睡眠時間。這不僅可能影響他們的身體健康,還會導致在複習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進而影響整體複習效率。
而學困生則容易產生消極情緒,在複習時表現出懈怠。例如,在普通班級裡,部分學困生覺得自己基礎差,難以在短時間內取得進步,於是在複習課上開小差、聊天或者做與複習無關的事,對班級的複習氛圍產生不良影響。
(二)應對策略與例項
1 合理制定紀律規則
教師可與學生共同商討並制定適合的複習紀律。例如,在小學高年級班級,師生一同制定了“每天覆習總時長不超過3小時,每小時至少休息10分鐘”的規則。這既能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複習,又能避免他們過度疲勞,讓學生以較好的狀態投入複習。
2 公平公正的獎懲機制
設立合理的獎懲制度,對遵守紀律的學生給予獎勵,對違反紀律的學生進行適度懲罰。例如,在某初中班級,每週評選“紀律標兵”,獲得該稱號的學生能得到學習用品作為獎勵。而對於違反紀律的學生,第一次違規需在班級作口頭檢討,第二次則要承擔一週的班級衛生值日。
3 小組互助監督
將學生分組,讓小組成員互相監督。例如,在高中文科班,每個小組由若干名學生組成。在複習過程中,小組成員相互監督是否按時完成複習任務、是否遵守課堂紀律等。如果有成員違反紀律,整個小組都要接受一定的“懲罰”,比如多做一套模擬試卷。這種方式能促使小組成員相互提醒、共同進步。
二、傳方法:授人以漁,傳授答題技巧
(一)答題技巧的重要性
在考試中,答題技巧的掌握至關重要。以高考文綜為例,由於題量大、時間緊,如果學生沒有合理的答題技巧,很容易出現做不完題的情況。掌握諸如先易後難、合理分配時間等技巧的學生,往往能更從容地應對考試,發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
(二)具體方法與例項
1 語文答題技巧
- 現代文閱讀
在做現代文閱讀時,首先要通讀全文來把握主旨。比如在處理小說閱讀時,學生應先快速瀏覽,瞭解小說的人物、情節、環境等要素,然後依據題目要求在文中尋找答案。例如,當題目詢問小說主人公的性格特點時,學生可以從文中主人公的語言、動作、心理描寫等細節入手進行分析。
- 作文
作文的關鍵在於審題立意。以“挫折”為主題的作文為例,教師要引導學生避免單純描述挫折,而是從如何應對挫折、挫折帶來的成長等角度深入思考立意。在寫作結構上,推薦採用總分總形式,開頭點明論點,中間透過事例論證,結尾總結昇華。
2 數學答題技巧
- 選擇題
選擇題可採用特殊值法、排除法等技巧。例如,在一道函式選擇題中,若要判斷函式在某區間的單調性,學生可代入該區間內的特殊值進行計算,快速排除不符合條件的選項。
- 解答題
解答題需注重答題步驟的規範性。例如在解答立體幾何題時,要先列出已知條件,再依據相關定理逐步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