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1部分

終究有任子、蒙蔭制度擺在這兒,誰也攔不住官員子弟的上升通道比別人都廣——兩千年後仍然如此——所以我不可能出臺絕對的公務員考試製度,也算是向現實低一低頭吧。

荀攸提出異議:“我朝從儒治天下,明經自當與別科不同……”不成,我得給世家再多爭取點兒利益!

是勳微微而笑:“吏部以德化、選部以經取、禮部知禮儀、文部通文藝,此皆明經可任者也。”我把最關鍵的吏部、選部,還有禮部、文部都給你們,成不成?

論起經學和文藝,世家是絕對有自信的,因為他們資源豐富——東漢的世家都是經學世家,累世為官,藏書無數,寒門根本就比不了。雖然是勳利用印刷術和重開各地郡校,使得很多寒門庶族也能接觸到更多的資源了,終究時日尚短,還不足以徹底打破世家對高階知識的壟斷地位。所以世家真心不怕經義考試,怕的是跟庶族擺同一起跑線上去考評實務能力。

終究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十來年跟書齋裡研究大而無當的經義了,還有多少時間去考究實務?你當家家都跟荀氏似的出荀彧、荀諶、荀攸等兄弟叔侄啊?或者象司馬家似的出“八達”啊?就光說荀氏上一代的“八龍”吧,有幾個真是治世能臣?

要打破門閥世家對官場的壟斷,科舉制這是一個大殺器,可是是勳一開始就愣沒想起來。一則是害怕受到太大的阻力,另方面,他也覺得以現而今世家的資源佔有程度,即便真讓他們跟庶族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參加考試,他們也仍然能夠佔據優勢。

所以他才對陳群提出的九品官人法那麼頭大。要是延續兩漢的察舉制,必然造成世家繼續坐大,可是若按陳群所說的辦,估計這一趨勢也延緩不了多少。問題陳群提出制度來了,是勳根本就攔不住,一旦透過,短期內就不可能再更改啦。他必須拿出自己的合適的方案來,才能把陳群給壓下去。

那麼直接出臺科舉制嗎?一方面有拔苗助長之憂,另方面……考四書五經啥的,以這年月的知識普及程度來看,肯定還是世家佔據上風啊!

直到管巳跟他討論選拔軍吏的問題,是勳才始恍然大悟,我的擔心根本就沒必要嘛。世家既然不怕考試,考試製度出臺就未必會引發太大的阻力,大不了我再多讓點兒利出去好了。因為“唯才是舉”乃是曹操的既定政策,我循著這個政策走,要求透過考試來選拔人才,別人也不敢真往死裡頂啊。再者說了,我可以多設點兒科目,多考考實務,誰說科舉制就一定要考四書五經的?以進士科為其上品,那也是科舉制成熟到開始走下坡路的表徵啊!

所以他今天才大著膽子,先說服了曹操,繼而以彌補缺失為名,提出了一條跟陳群所想全然不同的人才選拔方案出來。陳群果然無話可說,就連荀攸之流也不好徹底反對,只能跟是勳討價還價。

可是才把世家糊弄過去,代表寒門利益的毛玠又不幹了:“若無此試,或中正所舉,亦有下品濁流也,有此試,彼等不舉,奈何?”若被世家掌握住了選舉大權,他們真能幹得出來這種事兒!

是勳“嘿嘿”一笑:“此亦易為爾,可使投刺自薦也。”(未完待續。。)

第七章、投刺自薦

啥叫科舉?僅就文意而論,是指分“科”考試以“舉”才為官。但是兩漢的察舉制也分各種科目,即便常設的亦有孝廉、茂才兩科,地方上因此而推薦給中央的人才,也都必須透過考試。僅僅是把考試製度定期化、規範化、嚴格化,分科再多一點兒,就能算是徹底的用人制度大改革嗎?就能算科舉制度了嗎?哪兒有那麼簡單!

察舉制打破了傳統貴族以血緣為身份標誌的任官制度,改成以家族、集團為其身份標誌——所謂世家,並不僅僅指經學大家的子弟,還包括他們的門生、故吏,包括他們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