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應該做的,說不上什麼“勞”,然而:“主公欲如何賞賜華佗?”
曹操說我賞他百金,夠不夠?是勳微笑搖頭。曹操瞪大了眼睛:“莫非欲得千金之賞?”是勳說財帛賞賜多少,其實無所謂,但華元化本為士人,無奈而成醫者,你若能恢復他士人的身份,相信他定然高興,就肯長期留下來幫你把這病給去根兒了。
曹操把臉一沉:“莫非華佗欲以此而挾吾乎?”他是想以做官為要挾,所以才不趕緊的把我的病去根兒嗎?
是勳心說怕的就是你這麼認為啊,那華佗還不死定啦!(未完待續。。)
第十一章、不聞惡聲
曹操究竟為什麼要殺華佗,也是千古一大疑案。利斧劈頭當然是小說家語啦,《三國志》上說,華佗一直在許都侍奉曹操,實在想念家鄉,就藉口接到家書,請假回去探親。可是他這一去就不肯回來了,還撒謊說老婆有病離不開,曹操發了好幾封信去叫,華佗都不肯啟程。於是曹操便派人前去探看——華佗老婆要是真有病呢,那就賞賜他小豆四十斛,寬限假期,要是裝病呢,就把他逮捕法辦!
身為名醫,要想讓老婆裝病應該是不困難的,但不知道過程究竟如何,總之謊話最終被揭穿,華佗給押回了許都監獄。曹操一怒之下,連荀彧的話都聽不進去,下令將華佗明正典刑。
要是泛泛理解,曹操是氣恨華佗對自己撒謊,加上這位曹丞相是很嚴刑峻法的,華佗既然犯了罪,那麼便無可恕之道——拼著我的頭風病再也沒人治了,也得讓這混蛋伏法。
然而史書上一前一後兩句話,似乎暴露出了更多的內幕。前一句,說華佗“本作士人,以醫見業,意常自悔”,對於自己拋棄在當時比較高的社會地位,而操被人輕賤的醫術,是有一定悔意的;後一句,曹操後來再次犯病,不但不因為殺了華佗而懊悔,反倒說:“小人養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殺此子,亦終當不為我斷此根原耳。”
後人根據這兩句話來研判,華佗似乎是可以給曹操斷了病根兒的,但因為想要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便以醫術為要挾。總也不肯放開手給曹操施治。甚至有人慨嘆。華佗之死,乃咎由自取啊。
是勳對於這種說法是抱懷疑態度的。首先,曹操如何猜測華佗的想法,那是一人之見,未見得便是實情。固然曹操這人非常聰明,正所謂“難炫以偽”是也,華佗真要抱著不敢宣之於口的什麼齷齪心思,曹操不難一眼看穿;然而曹操疑心病重。晚年還有受迫害妄想症,一時的胡猜亂想,或者只是為了宣洩心中惱恨,就冤枉或者汙衊了華佗,那也並不奇怪啊。
曹操還說赤壁之戰是“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呢,能信嗎?
再者,華佗若想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自可以治好了曹操的病,然後邀功請賞。何必用要挾這種會引發曹操惡感的手段呢?治不好曹操的病,對他有啥好處?唯一的好處大概就是能夠常伴曹操身邊。狐假虎威了,但問題若想常伴曹操身邊,他又為何要請假回家,並且逾期不歸呢?這不根本上就矛盾嗎?
所以是勳覺得,華佗不大可能真的要挾曹操。然而一方面真實的歷史往往比小說還要荒誕,並不能徹底抹除掉這種可能性;另方面,華佗沒這心,未必曹操不會亂猜——在原本的歷史上,或許就是因為他胡亂猜測,才最終弄死了華佗吧。是勳覺得一代名醫若就此喪命,實在可惜了的,並且這也有損曹操的名譽,將留下千古罵名,故此——防微杜漸,我先來幫他們彌合一下矛盾吧。
故此是勳就對曹操說:“華佗安敢挾術以要主公耶?彼見居吾家,與張仲景弟子言談中,常出憾語,故吾以為若復其為士人,必喜過得千金也。再者,彼鄉野之人,醉心醫道,若聞何處有難症,便如子廉聞何處有戰事一般,恐其不安久居於都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