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一起逃了,誰去守衛開封?
管他孃的,誰愛守誰守!
可是連皇帝都要跑了,誰還能堅守在這裡?皇帝是主心骨,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信仰,現在連皇帝都要走了,誰還願意留在這裡,做必死之鬥爭?
還真有。
泱泱大國,五千年之華夏民族,無論人才凋零到何種地步,無論道德淪喪到何種地步,總會留存著一絲火種,去照亮民族前途的。
給事中、權直學士院兼侍讀吳敏逆著外逃的人流,格格不入般走向皇宮,對正在狼狽的收拾著宮中細軟的徽宗皇帝說,逃跑是可以的,但事情要做好,開封是京城,不僅是社稷宗廟所在,更有百萬子民的生命,無論如何要處理完善,你想讓皇太子留守是吧?那就得給出相應的名份,有皇帝在,皇太子命令不了軍隊,只是開封牧,沒法號召全國支援京城,為今之計,最起碼的許可權是監國,最好的位置是皇帝。
也就是說,趙佶,你沒有做皇帝的資格了,你要逃我不攔著你,但是你把皇帝的權力交出來,你走吧,沒人攔你。
而且你也要注意了,金兵距離開封城只有十天的距離,你要禪位,就一定要在三天之內解決,否則新皇帝沒有時間給你擦屁股!趙佶聽出了這話裡面的意思,雖然心有不甘,但是此時此刻,他哪裡還能顧及到皇帝之位?命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嗎?
大宋朝的第九位皇帝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產生的,趙桓自己也不傻,之前自己一直被老爹當作空氣般無視,現在突然間要自己做皇帝,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就算是白痴也能知道這個事情裡面有貓膩,你要坑兒子!
趙桓哭著喊著不當這個皇帝,哭著喊著拒絕,最後採取了昏倒的方式做最後抗爭,那又能如何?趙桓被駕著來到了登基大典,再經歷了拒絕、強迫、就範,才當上了宋朝的第九位皇帝,這些事情都發生在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當天。
欽宗皇帝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登上了皇位。
靖康紀年很快就要開始了。
可笑嗎?可嘆嗎?可悲嗎?隔著數千里路,嶽翻幾乎可以聽到趙桓的哭泣聲,趙佶輕鬆的喘息聲,還有整座東京城的嚎哭之聲!
靖康皇帝登基了,放眼望去,自己身邊一個人都沒有,宮女跑了,太監跑了,文臣們冠冕堂皇的要去給退位的道君皇帝請安,安撫,然後陪護等等,沒時間陪新皇帝制定國策,武將們帶著京師禁軍早就出發去黃河南岸構築防線了——這是欽宗皇帝登基前,徽宗皇帝決定的。
沒人,沒臣,沒將,沒兵,沒錢……
這樣的皇帝,做的也算是震古爍今,古今第一了……聯想到趙桓日後的生活,真心,真心感覺到,這傢伙上輩子一定做了天怒人怨的事情,才讓他做了一年頂包皇帝,卻當了三十年囚犯,這是趙桓的悲劇,還是整個民族的悲劇?或者乾脆就是歷史的悲劇。
但是,無論是什麼時候,我們的民族都是比較幸運的,因為不管身處於怎樣濃重的黑暗和絕望之中,總有那麼些中國人,用他們自己的生命為燃料,點燃了生命和希望之光,為茫茫暗夜之中找不到方向和去處的人們,至少帶來了一點點希冀……人有了念想,就能活下去……
這束光的名字,叫做李綱。
他以自己的生命為燃料,點亮了自己,照亮了未來之路。
吳敏之所以提出讓趙佶退位,就是李綱為他謀劃的,這也是李綱自己可以做到的極限,換一個皇帝,換一個年輕人來做皇帝,年輕人有朝氣,有血性,初生牛犢不怕虎,李綱希望趙桓這隻牛犢不要害怕金軍這隻老虎,茁壯的成長起來,給大宋,給漢民族一點點未來的希望。
趙桓緊急召見李綱,緊急召見這位真正敢於逆流而上的堅強的人,李綱對趙桓說,金軍此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