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權勢屬他人。
我鄭袖自命女中英,
難道說聽人擺佈就甘心?
我定要再思良策來對付,
(白)也罷,且待靳尚入宮之後,
共同商議把計定。
(二)
非是鄭袖心太狠,
只怪你屈原不近情。
你不該苦勸大王變法制,
大權獨攬胡亂行。
鄭庸與我是同姓,
你不該奪他田地掘河井。
子蘭是我親生子,
你不該不肯讓他為嗣君。
(白)屈原啊,屈原,
你處處與我作對頭,
(白)我與你誓不兩立
——難並存。
在滬劇《屈原》二中,錢盤春創編的唱詞:
如“皎皎明月,悠悠我心,
皇天后土,鑑此精誠。
眼看滿朝,個個昏昏沉沉,
眾人皆醉我獨醒,
舉世皆濁我獨清。”
這段唱詞表達了屈原對時局的憂慮和對自身清白的堅守。
另外,在劇情發展中,屈原面對南後的陷害和楚王的誤解,也有深情的唱詞表達內心的悲憤和無奈。錢盤春的唱詞:
見此情氣得我碎裂肝膽,
鄭南後竟設下陰毒手段。
楚懷王不容我以理分辯,
這冤枉死九泉也難心甘。
這段唱詞展現了屈原在遭受陷害後的憤怒和無奈。
戰國時,楚國三閭大夫屈原,反對腐敗,推行仁政,對外主張聯合抗秦,遭到貴族大臣上官大夫靳尚等的反對。
靳尚利用懷王的昏聵及南後的貪婪,收受賄賂,與秦使張儀同流合汙。張儀遊說以600裡地歸楚為餌,誘楚絕齊親秦,受到南後的款待。
他們為除屈原,在一次預謀好的酒宴歌舞上,南後佯裝酒醉,倒向屈原,屈原無奈攙扶,適遇懷王臨場所見,於是屈原被誣革職,囚禁太廟。
屈原的學生嬋娟,崇仰屈原愛國的政治主張,聞師受陷,四出尋找,好容易在太廟重見時,已是飢寒交迫,屈原以酒為嬋娟暖身,誰知酒中有毒,嬋娟身亡。
屈原悲憤填膺,長嘯天問,並把題有桔頌的紗巾覆蓋嬋娟身上,以作祭奠,在旁監禁的衛士深為感動,救出屈原,火燒太廟,共謀救國大業。
屈原為此些了著名長詩《離騷》,聞名天下。為此,錢盤春把離騷翻譯成 現代白話文,讓今人容易誦讀:
我是古帝高陽氏的子孫,我已去世的父親字伯庸。歲星在寅那年的孟春月,正當庚寅日那天我降生。父親仔細揣測我的生辰,於是賜給我相應的美名。父親把我的名取為正則,同時把我的字叫作靈均。
天賦給我很多良好素質,我不斷加強自己的修養。我把江離芷草披在肩上,把秋蘭結成索佩掛身旁。光陰似箭我好像跟不上,歲月不等待人令我心慌。早晨我在大坡採集木蘭,傍晚在小洲中摘取宿莽。
時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四季更相代謝變化有常。我想到草木已由盛到衰,恐怕自己身體逐漸衰老。何不利用盛時揚棄穢政,為何還不改變這些法度?乘上千裡馬縱橫馳騁吧,來呀,我在前引導開路!
從前三後公正德行完美,所以群賢都在那裡聚會。雜聚申椒菌桂似的人物,豈止聯絡優秀的茝和蕙!之前的唐堯、虞舜多麼光明正直,他們沿著正道登上坦途。
夏桀殷紂多麼狂妄邪惡,貪圖捷徑必然走投無路。結黨營私的人苟安享樂,他們的前途黑暗而險阻。難道我害怕招災惹禍嗎,我只擔心祖國為此覆沒。前前後後我奔走照料啊,希望君王趕上先王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