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5章 以退為進

第435章以退為進

眼下朝中大臣們對鐵墨的意見非常大,能夠困住流寇李養純所部,這絕對是近年來為數不多的成果了。可是鐵墨卻橫插一腳,私下裡把李養純給招安了,名聲全被鐵墨撈走了。

成基命當即與錢謙益等人組織起了一次彈劾風波,這場風波近乎牽扯到了朝堂上的七成官員,絕對是崇禎當政以後最大的彈劾浪潮了。當日辰時,六部官員在成基命等人的帶領下來到了金鑾殿前的廣場上,朝會還未開始,便給人帶來一股莫大的壓力。百官要彈劾鐵墨,而且此次力度不同以往,此事崇禎是早就知道的,但他什麼都沒做,甚至連都沒提前跟侯世祿通通氣商量一下。官場上文武百官醞釀著一場沒有刀槍的戰爭,崇禎卻沉著眉頭,自顧自的想著心事。

御書房內除了王承恩,旁人全被趕到外邊候著。朱由檢心中很清楚,這次百官彈劾鐵墨,肯定要鬧出個結果的,這次沒有個結果,恐怕那些人不會善罷甘休的。同樣,朱由檢對鐵墨也是有許多意見的,招安這麼大的事情,竟然說都不說一聲,在鐵墨眼裡到底還有沒有他朱由檢了?身為臣子,私下招安,不向君王報備,實在膽大包天。招安也就罷了,那李養純所部也算是流寇裡邊的精銳了,搖身一變,全成了宣府的兵馬,實在是可惡至極。

時至今日,朝中大多數人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宣化府早已經是鐵墨一個人的天下,朝廷政令到了宣化府就是個屁,那裡的各級將領官員根本不理會朝廷,全聽鐵墨一個人的。身為大明朝的皇帝,眼看著鐵墨手裡的勢力不斷膨脹,心裡終究是不滿意的。這種不滿,最後也波及到了侯世祿,因為鐵墨能有今天,少不了侯世祿的提攜。正因為如此,在明知百官要彈劾鐵墨的時候,朱由檢也沒有見侯世祿。

朱由檢自認為有理由生氣,可是他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宣化府變成這個樣子,與侯世祿的關係大麼?其實侯世祿還在宣府的時候,宣化府已經這個樣子了。朱由檢心中有氣,但也不想就此寒了鐵墨的信,不過必須借這個機會敲打下鐵墨才行,讓他知道下誰才是真正的大明之主。朱由檢有自己的想法,侯世祿同樣有自己的無奈。身在廣場上的侯世祿,看著大多數人不與自己為伍,心中頗有些感嘆。

群臣將他當做異類,陛下也對他缺乏信任,身在朝堂,當真是艱難啊。宣化府的情況,侯世祿比朱由檢更清楚,還沒離開宣府的時候,就已經料到這種情況了。即使他侯世祿還當著宣府總兵,那又能如何呢?宣府李嘉盛、黑雲龍以及馬方那些人全跟鐵墨走的近,利益相關,鐵板一塊,這些事情不是朝廷調令能解決得了的。就算把李嘉盛那些人調離宣化府,但是利益還在,換其他人上去依舊改變不了局面。

跟著鐵墨走吃香喝辣,跟著朝廷走吃糠拉稀,只要是人都知道跟誰走更好。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啊,可是陛下就想不透。只要大明春秋鼎盛,一步步走向繁榮,所為鐵板一塊的宣化府也鬧不出什麼事,所謂的鐵墨一黨也會漸漸分崩離析,可要是還這樣連軍餉都發不出來,邊軍的日子過得清苦,那晉北黨只會越來越強大。

陛下總想著只要是大名的臣子,就該無怨無悔的效忠他這個陛下,這怎麼可能呢?人都是有私心的啊,都要養家餬口的,如果仁義道德管用,東林一黨為何會變成今日之嘴臉?

哎,鐵墨不能動的,真的動了鐵墨,那小子甩甩袖子回到晉北,那靠誰去剿匪?用他又在後邊給他整么蛾子,這樣做真的好麼?侯世祿知道自己的話陛下不會聽,所以早早地讓人往遼東送了一封信,希望孫承宗能開解下朱由檢。晉北的問題,孫督師能看不到麼?如今晉北獨立朝廷,尾大不掉,乃是大明朝另一個心腹大患,這事孫督師比任何人都明白,可為什麼他不說,也從來不提?是因為他對鐵墨信任有加?當然不是,只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