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章 局中局·心難測

,劉琦又驚又怒,對袁譚感激涕零,願率部投誠,只求保麾下將士平安。

此時,青州黃巾那邊,袁譚派出的奇兵已悄然就位。為首將領高順,率陷陣營將士如鬼魅夜行,趁著黃巾主力聚集慶功,防備鬆懈,一舉殺入營寨。

高順長槍舞動,如蛟龍出海,所到之處,黃巾賊寇紛紛倒地,其頭目尚未反應過來,便已被高順生擒。餘眾見大勢已去,紛紛丟盔棄甲,跪地乞降。袁譚招安令適時而至,大半黃巾殘黨就此歸降,編入軍中,青州之亂遂平。

長安城內,審配雷霆手段整治宦官勢力,一時間宮中血雨腥風。

諸多小宦官被斬殺殆盡,獻帝雖驚怒萬分,卻也無奈,深知自身勢單力薄,難以與袁譚抗衡。

袁譚入宮面聖,恭聲道:“陛下,臣此舉實乃為陛下清君側,保宮廷安寧。如今天下紛爭,臣殫精竭慮,只為漢室復興,望陛下莫要聽信小人讒言,誤信奸佞,壞了祖宗基業。”獻帝面色陰沉,卻也只能強壓怒火,虛與委蛇。

荊州前線,張合依袁譚指令,按兵不動,靜觀劉琮、劉琦變局。劉琮久等袁譚援兵不至,心中慌亂,蔡氏更是每日哭鬧,責罵劉琮無能。而劉琦在逢紀輔佐下,整軍經武,勢力漸盛,還不時派人騷擾劉琮營寨,荊州局勢愈發混亂。

,!

與此同時,曹操終是按捺不住對荀彧的猜疑,設下鴻門之宴,邀荀彧赴會。酒過三巡,曹操舉杯道:“文若,你我相識多年,風雨同舟,可如今這亂世,人心難測。吾聽聞你與守糧官過從甚密,可有此事?”荀彧心頭一震,抬眼直視曹操:“主公,臣一心只為曹營安穩,分散屯糧乃是為防袁譚突襲,絕無半點私心吶。”

曹操凝視荀彧良久,緩緩放下酒杯:“吾信你,文若。但往後行事,務必告知吾一聲,莫讓流言蜚語壞了咱們君臣情分。”荀彧暗自鬆了口氣,卻也明白,自此與曹操之間,已有了一道難以彌合的裂隙。

袁譚得知曹操、荀彧嫌隙加深,計上心來。

他修書一封,故意洩露給曹操眼線,信中言辭懇切,邀荀彧棄暗投明,來長安共襄盛舉,助漢室重振。曹操截獲書信,勃然大怒,決意試探荀彧忠心。

他假意派荀彧出使長安,與袁譚議和,暗中卻命人監視一舉一動,若荀彧稍有異心,便就地格殺。

荀彧接令,心中五味雜陳,深知這是生死考驗。行至半途,偶遇昔日同窗好友,現為袁譚謀士的辛毗。

辛毗勸道:“文若,曹營多疑主,你之才學何必埋沒於此?袁公求賢若渴,胸懷天下,正是你施展抱負之地,不如隨我同往長安。”荀彧長嘆一聲:“吾受曹操知遇之恩,雖有猜忌,卻不忍背離。且吾一生只為興復漢室,袁譚之心,真如表面那般純粹?吾需再思量。”

待荀彧抵達長安,袁譚親自出城相迎,禮遇有加,席間論及天下大勢,袁譚侃侃而談,言語間皆是對漢室尊崇、對百姓憐惜。荀彧心中暗生波瀾,卻未表露。幾日後,荀彧返程,袁譚未強留,只贈厚禮,笑言:“望文若一路平安,他日若改變心意,長安城門永遠為君敞開。”

荀彧回營,如實向曹操覆命,曹操表面欣慰,實則猜忌更甚。而袁譚這邊,透過荀彧之行,洞悉曹營虛實,知曉曹操雖未中計,但內部裂痕已深,只需再添一把火,便可燎原。

於是,他令逢紀將曹操暗中監視荀彧之事大肆宣揚,曹營上下議論紛紛,謀士武將人心惶惶,多有憂慮自身安危者,軍心動盪初現端倪……

風雲依舊譎詭,局勢恰似亂麻,袁譚周旋其中,每一步皆慎之又慎,卻也步步緊逼對手要害。新的權謀篇章悄然鋪展,各方勢力在這亂世熔爐中或掙扎、或蟄伏、或進擊,未來棋局走向愈發迷離,可袁譚逐鹿之念堅如磐石,只待契機,再度落子定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