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譚自敲定荊州方略後,營帳內日夜燭火通明,張合所率先鋒軍的每一步動向,皆有快馬加急傳報。
荊州局勢如繃緊之弦,一觸即發,長安這邊同樣暗流湧動,牽一髮而動全身。
逢紀悄然入帳,神色凝重:“主公,那黃巾餘孽近日在青州又有復燃之勢。雖說當年被朝廷與各路諸侯打散了大部,可殘黨蟄伏多年,趁著天下大亂,勾結當地流民、山賊,嘯聚山林,打家劫舍,還揚言要重燃黃巾烽火,推翻漢室。當地官軍圍剿多次,皆是鎩羽而歸,若任由其坐大,恐成肘腋之患,危及咱們後方根基。”
袁譚眉間緊蹙,手指輕叩桌案:“黃巾賊寇,反覆無常,著實棘手。不過這或許也是個機會,可命青州守將暫且圍而不攻,佯裝不敵,引其主力聚集一地,咱們再派一支奇兵,直搗黃龍,擒賊先擒王,將其頭目剿滅,餘眾自會潰散。再者,可差人散佈訊息,言明朝廷既往不咎,招安條件優厚,分化其內部心志不定之人。”
正說著,審配匆匆趕來,拱手道:“主公,十常侍雖早已覆滅,但聽聞宮中宦官勢力又有死灰復燃之兆。一些小宦官趁著咱們忙於外事,暗中攀附獻帝身邊近臣,試圖恢復昔日權柄,內外勾連,傳遞朝堂機密,若不早除,恐生大變。”袁譚目光一凜:“哼,這些閹黨,竟還敢興風作浪!審公,即刻清查與宦官勾結者,一個不留,連根拔起。另外,安排咱們的心腹之人入宮侍奉,務必掌控宮廷內闈動向,莫讓獻帝再被小人矇蔽利用。”
諸事紛擾間,曹操營地卻陷入詭異沉靜。荀彧依計行事,暗中將各地分散屯糧之地細細梳理成冊,以備不時之需。郭嘉卻似有所察,某日尋到曹操,直言道:“主公,荀彧近日行蹤頗為隱秘,常與各地守糧官密會,依嘉之見,恐有變故。雖說他一心為公,但袁譚詭計多端,保不準已暗中拉攏,不得不防。”
曹操目光深沉,把玩著手中令箭:“奉孝,吾亦有此顧慮。不過荀彧跟隨吾多年,其忠心毋庸置疑,許是行事謹慎,怕糧草之事洩露。暫且莫要打草驚蛇,暗中盯緊便是。”
而江東孫堅,經山越一役,元氣大傷,正於營帳內調養傷勢。其弟孫靜入內,憂心忡忡道:“兄長,我軍新敗,士氣低落,戰船器械損毀嚴重,短期內難以恢復戰力。此刻袁譚又虎視眈眈荊州,若他得手,順江而下,咱們危矣。聽聞袁譚廣納賢才,不如咱們也效仿一二,開榜招賢,不拘一格吸納英豪,充實軍力。”
孫堅忍痛坐起,點頭道:“賢弟所言甚是,速去辦吧。另傳令下去,加緊操練水軍,修繕戰船,雖一時難有大動作,但也不能鬆懈,以防袁譚突襲。”
袁譚這邊,先鋒張合已率兵潛入荊州邊境,隱於山林密處,窺探劉琮、劉琦爭鬥局勢。劉琮一派仗著蔡氏撐腰,愈發驕橫,肆意剋扣劉琦軍餉糧草,引得劉琦麾下將士怨聲載道。
一日,劉琦軍中幾位將領私下相聚,其中一人怒拍桌案:“這劉琮小兒欺人太甚!咱們為劉家拼死拼活,他卻如此剋扣,莫不是想逼咱們譁變?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反了,投奔袁譚去,聽聞袁公仁義,必不會虧待咱們。”
眾人相視,皆有此意,正欲行事,卻不知已被蔡氏眼線探知,火速回報。
劉琮大驚,急向蔡氏問計。蔡氏冷笑:“怕甚?那劉琦想反,咱們便先下手為強。 可修書袁譚,言明劉琦欲勾結外敵謀逆,求袁公速速進兵相助平叛,待袁軍一到,咱們再設法將其驅離荊州,這地盤,終究是琮兒的。”
劉琮依言照辦,書信加急送往袁譚手中。
袁譚展信閱畢,心中暗忖:“這蔡氏母子,打的好算盤,想借吾手除劉琦,獨佔荊州,吾豈會遂了你們心願。”
當下喚來逢紀,低語幾句,逢紀領命而去,轉而密會劉琦,將蔡氏陰謀和盤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