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72部分

,他也就不再提朝中之事,只講榮祿接下去的新差事,“到了北邊,可不是休養的時候,只怕,你這個東北三省總督,不是那麼好當的。”

說道這裡,兩個人才把榮祿的新去處說了出來,就在今年二月的時候,皇帝下詔,說明中國之地,各地均有督撫之設,唯獨東北之地,如此寬廣,卻仍由將軍管理,此絕非治民之道,命戶部和吏部兵部三部協商,定下盛京、吉林、黑龍江三地之地方官員編制等事務,這原本也是簡單的,只要和關內各省一樣,按照縣、府、道、省這樣來就是,不過分管戶籍的戶部侍郎李霖德建議,“關內各省,均無下鎮鄉之官員,東北等地,開荒闖關東者,甚多,絕非其餘各地本地之民居於多數,若為長治久安故,應設鄉長鎮長等併發放俸祿。”

這話原本是沒錯,可戶部尚書閻敬銘十分不滿,他認為,東北地廣人稀,官員設定應該從簡,而並非從多從雜,因為東北的流民多——所謂的禁止令早就是名存實亡了,山海關的鐵路一打通,誰也攔不住人去東北找生活。東北的流民多,這的確是事實,可不能因為流民多,而新設太多官位,這樣的話容易在東北造成冗官現象,反而更加浪費銀錢。

而兵部認為,東北地方上,民風彪悍,其餘的都好說,各地的駐軍,包括將軍總兵兵備道等要體系完整,並且還要仿照新疆烏里雅蘇臺等地的例子,將總兵和道臺這些讓一級長官兼任,這樣的話,那就是地方上的官員也如同總督一般,上馬管軍下馬管民。吏部的意思卻是要政軍都分開,不可能混淆在一起,因為武官的序列升遷批准等,都是兵部的差事,而文官都是由吏部主管升遷事務,如果兼任的話,到底是誰說了算,吏部還是兵部?這是各自職權的事情,是不可能有人會讓步的。

於是因為這件事,今年的二月份,各部院就一直在吵,到了最後呈報給軍機處的時候,也還是一直沒什麼定論,禮親王是最和氣不過的,推太極調稀泥幾番,最後定下來,新設盛京、吉林、黑龍江三省,為了精簡人力物力財力,仿照天津上海一樣,設定巡撫,不設定布政使一級官員。鄉、鎮一級在交通要地和府所在地設立鄉長鎮長,但這兩類人是用的武官的序列“把總”的官銜,然後這些人歸兵部管理;各地府、道的設定從大從少,盛京省一共有八個府,而黑龍江省,地域有三個盛京省之大,所設定的府,僅僅為五個。這樣的方案,可算是各方都滿意了,吏部還是對此地的中高層官員都有管轄權,兵部抓住了最底層的人,因為官員不及關內的省份之多,戶部省下來了好多銀子,這樣和稀泥的技術,委實是厲害,而且眾人都要服他,因為教育部和禮部春考和秋考兩樣考試之中宣佈出來的新式官員,又多了一個新的,而且是天地廣闊的地方可以去任職了。

三、東北總督(一)

有位置,無論是多偏僻,那也總是一個差事可以當的,國朝的慣例,從來都是先想到一個新的法子,然後設定位子起來,最後安排人手,這些年新招的官員,頗有宋朝冗官之勢,這是沒辦法的事兒,畢竟這些年洋務開展的太快,官員不夠,一下子就錄用的太多了些,經濟和社會發展永遠是快於各項國家政策的,那麼官員招錄進來,少了崗位,現在的西疆和北海等地,處處都安排了官員,無論是學政佈政還是按察使,一概安排到位,無論如何,不能夠再出現昔日反叛時候,無人駐守的敗壞模樣,之前有傳聞,將會在青海省開始設定流官並仿照新疆之例,這是昔日因為出主意在新疆開科舉招收那些各族部落的子弟當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