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部分

【降禪 升封】謝靈運《泰山吟行》曰:岱宗秀維嶽,摧崪刺雲天;登封瘞崇壇,降禪藏肅然。又《白虎通》曰:王者受命而起,必升封泰山,報告之義。

【建號 著紀】司馬相如《封禪書》曰:業隆於襁褓,而崇冠於二後;揆厥所元,終都攸卒,未有殊尤絕跡,可存於今者也。然猶躡梁父,登泰山,建昭號,施尊名。應劭注曰:襁褓,謂成王也;二後,文武也。司馬彪《續漢書》曰:《河圖·會昌符》雲:漢大興之道,九代之王,封泰山,刻石著紀,禪於梁父,退省考功。

【加厚 增高】《白虎通》曰:增泰山之高以報天,附梁甫之厚以報地;明天之所命,功成事就,有益天地,若高者加高,厚者加厚也。天示增高也,故曰奉高者,以事東嶽。帝王禪代之處也,漢武立太壇於東山。

【封金 刻石】《白虎通》曰:或曰封禪金泥銀繩,封之以金印,言功成封禪以告太平也。《孝經鉤命決》曰:封乎泰山,考績燔燎;禪於梁父,刻石紀號。

【金策 石檢】《漢書》:元年四月癸卯,上還,登封太山。應劭注曰:王者功成治定,告成功於天,刻石紀號。有金冊、石函、金泥、玉檢之封焉。應劭《漢官儀》曰:封禪泰山,就武帝封處累其石,發壇,置玉牒書封石此中;復封石檢。

【金印 玉璽】金印見上。司馬彪《續漢書》曰:建武三十二年,上許梁松等奏,乃求元封故事,議封禪所施用。有司奏,當刻玉一枚方寸二分;一枚方五寸。

【三脊 六穗】《史記》曰:天子獨與侍中奉車子侯上泰山,亦有封,其事皆禁。明日下陰道,丙辰禪泰山下址東北肅然山,如祭后土禮。天子皆親拜見,衣上黃而盡用樂焉。江淮間茅三脊為神藉。司馬相如《封禪書》曰:導一莖六穗於庖。注曰:導,擇也;一莖六穗,謂擇嘉禾之米於庖,以供祭祀。

【西鶼 東鰈】謝莊《八座太宰江夏王表請封禪奏》曰:江淮鄗上之使,結軌於璧門;西鶼北採之譯,相望於道路。又《尚書·中候》曰:昔古聖王功成道治符出,乃封泰山;今比目之魚不至,鳳皇不臻,麒麟遁,未可以封。鄭玄雲:比目魚,東方異氣所生,其名曰鰈。

【檢玉 泥金】孫嚴《宋書》曰:袁淑為吏部郎。太祖元嘉二十六年大舉北討,淑侍座,從容曰:“盛王令典,廢壞永久,令當鳴鑾中嶽,席捲趙魏,檢玉岱宗,今其時也。臣逢千載之會,願上《封禪書》一篇,使聲齊上古。”帝曰:“盛德之事,何足以當之。”《封禪儀注》曰:持凡三十人上,發壇上石〈石感〉蓋。尚書令北向跪,藏玉牒畢,持禮覆石〈石感〉;尚書令封上十石檢,亦纏以金繩,泥以金泥。四方各依其色。

【探策 封檢】應劭《風俗通》曰:封泰山,禪梁父,說貸宗上有金篋玉策,知人年壽修短。武帝探得十八,因倒讀曰八十。其後壽果如策耆長。《漢書》曰:元封元年四月癸卯,上還,登封泰山。應劭注曰:王者功成治定,告成功於天。封岱宗者,助天高也;刻石紀號,有金策、石函、金泥、玉檢之封也。

【石室 天關】《吳志》曰:孫晧天璽元年,昊興陽羨山有空室。所禪事為大瑞,乃遣兼司空董朝周處等封禪國。班明年改元大赦,以協石文。應劭《漢官儀》曰:元封封禪,晝日白氣,夜有光當天關。下石門之時,磟爾可畏。

【日觀 雲闕】應劭《漢官儀》曰:泰山東南山,名曰日觀,北有石室,壇南有盤,中有玉龜。又曰:建武三十二年,車駕東巡狩。二月九日到晉,十九日國家居亭,百官佈列。此日山上雲氣成宮闕,百姓皆見。

【合符 展采】《漢書》曰:公孫弘曰:“黃帝封東嶽泰山,禪幾山合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