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阿那瓌在魏明帝相助下復歸,故柔然國剩餘數萬部眾,遂來邊境迎接。阿那瓌復向孝明帝上表請借一萬精兵,助其平亂復國。
孝明帝議於諸臣,涼州刺史袁翻奏道:蠕蠕與高車國反覆交戰,方至我邊境數十年塵土不起,乃我國之幸也。今蠕蠕兩個國王相繼歸順,若使其國尚存,高車必無力覬覦我國;若任蠕蠕滅亡,則高車強不可制矣。以臣愚見,應使蠕蠕國兩個國主並存,以阿那瓌在東,抵制高句麗;婆羅門在西,筑西海舊城以居。西海城在酒泉北,距高車國金山一千餘里,實是北虜來往要塞,土地肥沃廣闊,宜於耕種。我應派遣良將監護婆羅門,並使屯田自給,亦可省糧運煩勞。若婆羅門能收集離散部眾,復興其國,則使其北越沙漠,為我外藩,且是高車強敵,於是西北一帶無慮矣。即便婆羅門反叛,則不過為外逃流寇,亦對我國無損。
朝廷公議,乃準其奏。
正光二年九月,柔然可汗俟匿伐到懷朔鎮,迎接其弟阿那瓌。
高陽王元雍奏請將阿那瓌安置在吐若奚泉,使婆羅門投降前來投奔魏國蠕蠕人還至懷朔鎮,交給阿那瓌管理,孝明帝復詔準之。
十一月,東益、南秦二州氐人反叛,朝廷遂命秦州刺史河間王元琛引兵前往討伐。
元琛倚仗劉騰權勢,貪婪殘暴,諸將皆不聽其調遣,遂被氐人打得大敗而歸。中尉彈奏元琛失機陷軍之罪,但因逢國內大赦,因此只被除名,因重賄劉騰,不久恢復王爵。
北魏遂命安西將軍元洪超兼任尚書行臺,到敦煌安置柔然婆羅門可汗復國。
高車王伊匐派使節向北魏進貢,北魏朝廷任命伊匐為鎮西將軍、西海郡公、高車王。其後伊匐和柔然國交戰失敗,其弟越居殺伊匐自立為王。
婆羅門率部反叛北魏,逃奔嗕噠。北魏派平西府長史費穆兼任尚書右丞西北道行臺,率兵前去討伐婆羅門,柔然不敢迎戰,四散逃跑。
費穆對眾將說道:見敵就跑,乘虛又來,乃戎狄本性。若不滅其主力,恐其後患不除,我則疲於奔命。
於是挑選精銳騎兵,埋伏于山谷,另派瘦弱步兵在外紮營,以惑敵兵。
婆羅門果然上當,引柔然兵大至,來擊魏兵。費穆軍將其引入埋伏,精騎大出猛烈進攻,柔然人一敗塗地,婆羅門被擒獲,送至洛陽囚禁。
北魏正光四年,柔然國發生嚴重饑荒,阿那瓌率部進入北魏境內,上表請求賑濟。魏明帝命尚書左丞元孚為行臺尚書,持符節去安撫柔然。
元孚上表:蠕蠕向來強大,昔我國在代京時對其常置重兵防衛。如今天福於魏,使其自生敗亂,來請臣服,陛下宜趁此慮其長策。昔漢宣帝時,呼韓邪來降,漢遣董忠、韓昌送出朔方城,且以大軍衛護助之;光武帝亦遣中郎將段彬設安集掾史,以察其行。今宜依前例以閒地借其放牧,簡置官署護之,且置兵力防之,使其近而不詐,疏而不叛,上上之策也。
朝廷不納其奏,終使人以糧米賑之。柔然國俟匿伐可汗親來洛陽,朝拜孝明帝。
夏四月,元孚持白虎幡在柔玄、懷荒二鎮慰問柔然。阿那瓌擁眾三十萬扣留元孚,使其坐在車中,稱為行臺,以示尊敬。
因而率兵向南,所過之處橫加掠劫,至平城方許元孚南歸。
北魏派尚書令李崇、左僕射元纂率十萬騎兵攻打柔然。阿那瓌掠民驅畜北竄,李崇追三千餘里未及,只好撤回。
元纂使鎧曹參軍於謹帥騎二千追柔然至鬱對原,前後十七戰,屢破之。
元乂囚禁胡太后,常入宮執勤,百般獻媚,孝明帝因此始寵信之。元乂始掌朝政,尚能自我粉飾,得勢之後則傲慢無禮,欺上凌下,隨心所欲,破壞綱紀。其父京兆王元繼更加貪婪放肆,與其妻子皆受賄賂,操縱朝政,無人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