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其餘七千餘眾直接攻城。
胡茄號角鳴響之處,城中降胡便與城外胡騎相應,共擊城外唐軍。
郭孝恪馬至壕邊,城上矢刃如雨,眼見不能入城,遂翻身回突,殺入重圍。可嘆此位身經百戰名將,終於身中數十箭,死於西門。長子郭待詔時在軍中,與父親一同戰死。
部下兩千人馬死亡過半,皆因其一時大意造成。
唐太宗得知郭孝恪死訊,又驚又怒,且憐且悲。因下詔責備郭孝恪不加警戒,以致殞身喪命,並損兵折將,命剝奪其所有官職。後又憐愍其戰功赫赫,為其發喪舉哀。
郭孝恪生性奢侈,僕妾器玩都極盡鮮華,雖在軍中,床帷器物也多用金玉裝飾。因見阿史那社爾生活儉樸,欲將此寶器玩物贈之,社爾卻拒不接受。
唐太宗道:二將優劣,由此可知。郭孝恪戰死,可說都是咎由自取也。
龜茲國相那利殺敗城外唐軍,城中群胡呼應,一時大擾。
唐留守城中官員中有倉部郎中崔義超,當即組織城中守軍壯士二百人,一面保衛軍資財物,並與龜茲暴民激戰於城中。
唐將曹繼叔、韓威亦都紮營於城外,但因離城較遠未受損失,聽聞敵軍忽來,便整軍以出,自伊邏城西北隅猛擊,殺入戰陣。
那利與郭孝恪激戰一夜,此時陡經曹繼叔、韓威帶領生力軍衝擊,便即支吾不住,反勝為敗,引兵向北遠遁。
曹繼叔引兵入城,斬首千餘級,終於平定暴亂,城中軍民始定。
此後旬餘日,那利復引山北龜茲萬餘人來攻,曹繼叔率軍逆擊,大破來犯之敵,斬首八千餘級。那利單騎逃走,被龜茲人生擒送至軍門。
阿史那社爾一舉攻克大撥換城,俘虜訶利布失畢以歸。繼又攻破龜茲五座大城,命左衛郎將權祗甫到周圍各城曉以禍福利害,宣以大唐天子招撫之意。
各城邦之主聞說訶利布失畢可汗成擒,國相那利喪敗,於是相繼請降。不過旬月,共得小城七百餘座歸附,俘獲男女數萬。
唐軍由此攻滅焉耆、龜茲二國,西域震動,西突厥、于闐等國爭送駝馬軍糧。
阿史那社爾乃立龜茲王弟葉護為王,勒石記功而歸。連去帶回,恰好一年。
字幕:貞觀二十二年,戊申,公元648年。
春正月己丑日,唐太宗李世民親作《帝範》十二篇以賜太子,並且叮嚀囑道:此乃修身治國之道,備細皆在其中。一旦不諱,更無所言矣。
太子再拜恭領,見那《帝範》十二篇目錄分明,分別名為:君體、建親、求賢、審官、納諫、去讒、戒盈、崇儉、賞罰、務農、閱武、崇文。
中書令兼右庶子馬周病重,太宗親自為其調藥,並使太子前往府中探視慰問。
正月庚寅初九日,馬周病重薨逝,終年僅四十八歲。獲贈幽州都督,陪葬昭陵。
二月二十六日,太子左庶子李百藥病卒,終年八十五歲。
鏡頭閃回,補敘李百藥平生。
字幕:李百藥,字重規,博陵安平人,隋內史令李德林之子。
李百藥自幼身體多病,祖母便以“百藥”為名。好學博聞,七歲時便能做文章。
有次李德林朋友陸乂、馬元熙來家作客,談詩論文。客人讀陳朝學者徐陵文章,對“既取成周之禾,將刈琅邪之稻”一句頗感迷惑,不知出自何典。
七歲稚童李百藥正立於父親身後,應聲答道:《左傳》稱“鄅人藉稻”。杜預注曰:“鄅國,在琅邪開陽縣。”其典必出於此。
客人聽後,大為驚歎,謂其乃為神童。隋開皇初年,以父蔭拜東宮通事舍人,兼東宮學士,陪伴太子楊勇,後為避禍,稱病辭官。
晉王楊廣招攬人才,曾召李百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