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的下半葉,二十世紀的上半葉,是全球帝國主義高潮時代,也是人類史上最慘烈的爭霸戰。
不同於後世的冷戰時期,這個時代雖然也打著文明的旗號,但實際上卻充斥著野蠻社會法則,流行赤裸裸的弱肉強食原則。當外交得不到的東西時,帝國主義國家們會毫不猶豫的使用武器去實現目的。
葡葡牙帝國,是最早實行帝國殖民擴張政策的國家,是老牌的帝國主義。
不過這個老牌殖民主義帝國,在失去巴西后,就淪為依靠英國威勢,狐假虎威撐著的偽帝國主義。葡萄牙名義上是與英國是盟友關係,實際上一直被剝削,彩虹計劃的破碎,就是赤裸裸的證明。
好在天佑葡萄牙,曾經的布拉幹薩家族將葡萄牙重新獨立振作,而現在布拉幹薩家族的唐寧·佩德羅,取代虛弱的布拉幹薩—薩克森—科堡-哥達家族,重新完成了巴西和葡萄牙的整合,再次將葡萄牙帝國重新復興為帝國主義的一員。
新的葡萄牙是帝國,既然是帝國,那自然就要做帝國主義該做的是。
烏拉圭白黨,成立於1835年,創始人m·奧裡韋。由於奧裡韋的軍隊以藍色絲帶飾於帽邊作標誌,後來退色變白,故俗稱白黨。白黨主要代表農牧業主和天主教勢力的利益,與烏拉圭紅黨長期爭奪政權,但影響較小。
自烏拉圭戰爭後,在國家的主導權上,紅黨長時間霸佔,為了對抗紅黨執政,白黨多次掀起武裝暴動,最近的一次就是在1904年,而平定這次內亂的就是何塞·巴特列-奧多涅斯。
何塞·帕布洛·托爾誇託·巴特列-奧多涅斯,烏拉圭現代最傑出的政治家,被稱為“現代烏拉圭之父”。
何塞所領導的紅黨是烏拉圭較為開明的政黨。在擔任總統期間(1899年代理總統、1903年至1907年、1911年至1915年),他建立了國家壟斷的電力業並將共和國銀行國有化。他支援實行教育改革和建立社會福利制度。
在他的極力爭取下,新憲法在1919年被採納。該憲法將政教分離,授予地方政府更多的權力並規定設立一個委員會接管總統承擔的非政治職務。
何塞·巴特列-奧多涅斯,並不是平民之子,生在羅馬家族,是前總統洛倫左·巴特列將軍之子。曾就讀於蒙得維的亞大學和巴黎大學。1886年6月16日創辦《日報》,開始政治生涯。不久後參加烏拉圭兩大政黨之一的紅黨。
1890年,何塞開始努力使其政黨轉變為一個全國範圍的民主政治組織。1893年當選眾議員,1896年又當選蒙得維的亞參議員。後擔任參議院議長和紅黨全國執行委員會委員。
1903年,何塞·巴特列-奧多涅斯以微弱多數當選總統。因此與反對黨白黨發生衝突,引起1904年兩黨間的內戰。紅黨於1905年的奧多涅斯戰役中取得勝利,牢牢控制了國家。在1905年舉行的大選中,他和紅黨獲勝。1907年總統任期屆滿,他主動放棄職務。1911年,何塞再度當選總統。
何塞·巴特列-奧多涅斯,在兩任總統期間,他進行了勞工改革,限制外國企業利潤,鼓勵移民,將公共工程國有化,廢除死刑,保護非婚生兒童。第2次任期屆滿時,為了避免個人獨攬大權,他試圖建立執政團和修改憲法,但激起全國的反對,甚至使自己的政黨發生分裂。
1918年烏拉圭透過的新憲法規定,建立總統和全國行政委員會的雙重行政制度。巴特列-奧多涅斯於1920年和1926年兩次擔任全國行政委員會主席。
在何塞·巴特列-奧多涅斯領導下,烏拉圭從不穩定的獨裁統治轉變為有活力的民主國家。
不過何塞·巴特列-奧多涅斯在優秀,可烏拉圭是標準的小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