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出了平城被奪一事,恰是調解他二人契機,想到此處,楊玄瑛說道:“馬邑郡乃是此去雁門必經之地,如今平城被奪,宇文將軍即便帶著公主離去,想必也到不了雁門,當務之急還當同仇敵愾,設法先破了葉護大人,奪回平城。”王婉兒聽罷,亦起身說道:“不錯,此刻若是宇文將軍與虯髯大哥拼個你死我活,正中那個叱吉設下懷,如今還是先協力擊破叱吉設,至於公主之事,容後再說吧。”這等節骨眼上,誰都不願瞧著虯髯客與宇文博二人火拼,弄得兩敗具傷,獨孤彥雲、紅拂亦同是上來勸說。虯髯客也是明理之人,想平城乃是根基所在,如今被人拿下,自己這路孤軍已是無家可歸,況且白道城中聚齊也僅有三四千人,與叱吉設戰力相差懸殊,若要奪回平城,誅殺叱吉設,還真得藉助宇文博的萬夫之勇,這便說道:“也罷,葉護大人慾置我等所有人於死地,此刻還需戮力同心,公主之事,待擒殺了叱吉設後再議吧,宇文小哥意下如何。”宇文博聽罷,權衡利弊,也不再持己見,將此事應承了下來。
眾人總算暫時議成一致,在白道城休整了一晚,次日一早,即點起人馬,棄城南去,直奔馬邑。這一路虯髯客引軍一口氣穿過陰山隘口,疾速越過戈壁,於馬邑北境以迅雷之勢擊退了兩小股叱吉設的人馬,此後長驅直入,及至平城北面三十餘里,方才停下紮營。想當初自己曾在平城經營了一年有餘,虯髯客對平城城防亦是瞭若指掌,如今的平城乃是五胡時期鮮卑拓跋猗盧受封代王后,在秦漢舊城基礎上始建,此後道武帝拓跋珪定都於此建立北魏,直至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平城也算做了北魏六帝近百年的都城,故此平城亦有高牆後壁相護。虯髯客僅此數千人,想要破城,難如登天,為今之計,也只有設法將叱吉設誘出城來決戰方為上策。
此前虯髯客已設計教叱吉設吃了一個大虧,這次要想再引他出城來戰,顯然不那麼容易。諸人想來想去,只有假意繞過平城,直奔雁門郡,叱吉設擔心諸人前往雁門與始畢可汗會師,應會設法阻擾,出城來追,而一旦其出城來,即可與之一戰,以定乾坤。計議已定,虯髯客即引軍大張旗鼓地折向西南,便衝著雁門郡過去。這一去如眾人所料,大軍剛去平城西門不遠,城門即開,殺出一彪突厥驍騎,自後迎頭趕來。這路軍馬雖來勢洶洶,可人數不多,叱吉設亦不在其中,虯髯客知道必是叱吉設遣來試探虛實,即回軍應戰,一番狠殺,輕而易舉便令其落荒而逃,遁回城中,此後虯髯客又繼續領著軍馬南行。
虯髯客繞開平城南去,叱吉設果然沉不住氣了,集結城中扈從侍衛精銳,由四附離率領,出城再追。兩軍於平城西郊接戰,直殺了個天昏地暗,猶不分上下。可賊首叱吉設尚未出城,虯髯客怕這一戰又打得他龜縮城中,戰至一半,即佯作示弱,鳴金收兵,退至平城西面武州山東麓坡上紮營。
武州山西去平城十餘里,亦可南下通往雁門,山麓東坡居高臨下,可鳥瞰平城,城中動向盡收眼底,一清二楚,而西麓又接雁北高原,亦是峰谷交錯,地勢險要。虯髯客駐軍於此,立時教叱吉設猶若芒刺在背,坐臥難安。也是如今關內勤王大軍已抵忻口,隋軍與突厥大戰一觸即發,留給叱吉設與虯髯客的時日均已不多,合該二人於此了結箇中恩怨,於是叱吉設將大軍悉數領至山前築寨,與坡上虯髯客大軍對峙起來,看來這場決戰,也是迫在眉睫了。
虯髯客攜著眾人在山前眺望突厥行營,只見寨中旌旗舒捲,持戈試馬,一番浩蕩聲威,盡顯叱吉設狠下決心必得之志。如今自己雖據高處有利地形,可叱吉設兵馬人數遠勝己方,若是決戰,鹿死誰手確實還真難說。眾人又是一番議論,決定來日分兵三路,宇文博與王婉兒一路沿山麓南去,佯走雁門,誘突厥軍南追,分散突厥軍力,楊玄瑛與孤獨彥雲二人留在山頭正面接戰突厥軍,引其攻山,而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