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1963年3月21日
柬埔寨金邊 中國大使館
小肖在使館門口來回走了好幾趟,心砰砰地跳,始終不敢走進大門。
他是第二代華僑,父母都是來自廣東的小商販,為了不忘本,給他取名宗粵。父親在金邊做點小生意,家境不算寬裕。肖宗粵在金邊生,金邊長,喜愛攝影,華僑中學畢業後,便開了一家小小的照相館。他有一個心願,想回到祖國大陸定居。可他連路費都無法解決,父母也無能為力。
一個偶然機會,在洗印照片時他結識了張大昌。張大昌得知小肖的願望,便慨然允諾為他回國提供經濟支援。小肖感激涕零,把張大昌當作可以信賴的老大哥。沒過多久,張大昌便露出了本來面目,給錢可以,條件是先要加入他們的組織。是時,高棉組正在張沛芝、農念強領導下急劇發展力量吸收人員。
小肖對間諜的直觀認識來自於他讀過的小說和看過的為數不多的幾部電影,深深為其中驚險刺激的情節所吸引,想到自己居然也能成為秘密工作者一開始又興奮又激動。直到有一天長輩們聊起當年軍統和保密局那些血腥的往事和殘暴的手段,他才有所明白事情絕不是他想象的那樣。
可進門容易,出門就難了。初出茅廬的小肖經不住張大昌巧舌如簧加之威脅利誘,就稀裡糊塗地被髮展成為高棉組的外圍成員,還由張帶著見了農念強,被委以臨時交通員的差事,偶爾受命去越柬邊境的交換聯絡點取送西貢站與高棉組之間的密信。
前幾天,農念強、張大昌交待他,讓他去中國駐柬使館提交申請,以回國參加建設為由,伺機進入廣州潛伏。說實在的,受金邊愛國僑團的影響,小肖很早以前就有以自已的攝影專長回大陸投身火熱的社會主義建設的念頭,可現在卻是受國民黨特務的指派申請回國,從未受過任何特工訓練的他不由得膽戰心驚,唯恐讓人一眼識破真實企圖。因此,他在使館門口徘徊躑躅了許久,始終不敢邁進大門一步。門口站崗的柬埔寨警察都發現了這個身穿白色襯衣青年的奇怪舉動,眼睛緊盯著他,更使他後背都被汗溼透了。
從內心裡,他從未有過與祖國大陸為敵的思想,甚至後悔跟農念強、張大昌攪到了一起。思來想後,他找到了一個讓他鼓起勇氣走進使館的辦法,那就是一旦被批准回國並從張大昌手裡拿到路費後,他就切斷跟高棉組以及農念強、張大昌等人的一切聯絡,徹底投身到國家建設中去。
當他終於如釋重負一般走進使館時不會想到,在二樓的一扇窗戶後,有一個人一直在注視著他的猶豫和躑躅。
讓他更加想不到的是,在他宣誓的第二天,使館便已經掌握了他被臺灣情報局高棉組吸收的動態。
肖宗粵那天本來要去找張大昌履行加入組織的宣誓儀式的,擔心遲到引起張大昌不高興,便早了半個多小時出門。路過學校操場,見他的幾個同學正在打籃球,見時間有些早,他便脫掉外衣一起玩起球來。揣在外衣口袋裡的簡歷和宣誓詞底稿滑落在地上,恰巧被他的一個好朋友撿起看到,並交還給他,他也絲毫沒在意。他的好友晚上回家跟父親說起此事,他父親恰是愛國僑領,與使館關係密切,當即便報告給了使館。從此,使館便注意上了這個華僑青年。
一隻蝴蝶在巴西輕輕扇動幾下翅膀,就有可能在美國德克薩斯引發一場龍捲風,這是當下人們時常津津樂道的所謂“蝴蝶效應”。如果小肖沒有提前半個小時出門,那麼他就沒有機會碰到他那些正在打籃球的同學,或者即使碰上了,也沒有時間一起打球;如果不打這場籃球,他就不會脫掉自己的外衣;如果不脫掉外衣,他裝在外衣口袋的宣誓詞底稿和交給高棉組的簡歷就不會被他的同學看見;如果沒看見這些材料他的同學就無從知曉他秘密加入特務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