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
這是晚年的康熙對自己幼年的回憶!
順治十二年的時候,康熙兩歲,他的父親順治和董鄂妃愛的死去活來,似乎已經將自己這個兒子給忘記了。
順治十四年,四歲的康熙雖然貴為皇子,已經開始懵懂記事情的他卻總記得順治為了自己和董鄂妃的兒子出生的時候那種喜悅之情,自己的這個弟弟更被順治稱為
“朕第一子”
年幼的康熙應該從那個時候就已經開始思考人生,腦海之中就會想到一個問題,如果我的弟弟是我爸爸的第一個兒子,那麼我又算什麼?
是啊,那麼我又算什麼?
想必想到這些的時候,康熙的心裡是孤獨的,是難過的。
即便後來的康熙富有四海又如何,縱橫天下又如何,心裡的遺憾始終是遺憾,成為了一輩子的心結。
這也讓長大之後的康熙對親情格外的看重。
縱觀順治在位,康熙出生的這段時間裡面,順治給予康熙的父愛恐怕少的可憐,順治年紀輕輕在和董鄂妃談戀愛,而自己卻因為生母級別太低,被迫和親生母親分離,更慘的是自己得了天花還被抱出宮,免得傳染其餘人。
這些缺失愛的經歷,讓晚年的康熙稱為六十年來最遺憾的地方。
其實想想,康熙還是挺可憐的,父親給予的父愛不多,母親也時長見不到。
古人說,子憑母貴,順治和康熙生母佟佳氏的感情只怕真的很一般,佟佳氏生下康熙之後就被冷落到了一邊,一直到順治去世,這種關係也沒有得到任何改變。
這種生長環境,也讓康熙非常敏感,不自覺中就會站在母親的立場上面來看待自己的父親順治。
康熙繼位之後,佟佳氏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皇后,這段時間的康熙應該是自己一生之中幸福的,也是他這一生同自己母親接觸時間最長的一段日子。
然而,誰都沒有想到,佟佳氏終究不是一個能享福的人,康熙二年就因為生病過早的離開了康熙。
在這為數不多的兩年幸福時光的時間裡面,也成為了康熙終生的美好回憶,想必在康熙不開心的日子裡面總會想到自己的母親吧。
佟佳氏生病那段時間,年幼的康熙幾乎顧不上自己休息,沒日沒夜的伺候著自己的母親吃飯喝藥,希望能夠感動上天,大臣們怕康熙累到,就勸他不要這麼操勞,康熙沒有聽。
這些人口口聲聲喊著為自己的龍體著想,殊不知自己的母親在自己的人生中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
只不過,上天並沒有被康熙感動,佟佳氏還是去世了,康熙得知這個訊息之後哭的死去活來,周圍的人看到康熙這個樣子也是感動不已。
康熙的這一生,讓他心懷感恩的女人有三個,一個是他的生母佟佳氏,還有一個是他的奶奶孝莊,最後一個則是他的養母,也是順治的第二個皇后。
前面我們說了,康熙缺少母愛,所以這個養母就給予了康熙足夠的母愛!
康熙二年的時候,佟佳氏因病去世,康熙的養母孝惠太后就承擔起了對康熙的扶養和教育,孝惠太后沒有自己的親生兒子,就將康熙看成了自己的親生兒子,二人之間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母子之情。
孝惠太后去世之後,康熙拖著病體參加了養母的葬禮,當時的康熙年紀已經大了,卻依舊堅持下來。
康熙是不幸的,可又是幸運的,所謂孤家寡人,想必也不過於此吧!
人的一生能夠得到的東西很多,失去的也會很多,一旦擁有的時候,一定要好好珍惜,千萬不要等失去了再後悔,那個時候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