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2章 明史案

鹿鼎記開篇,就是囚車上清軍押解著莊家的人,其實這件事情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

鄭成功收復臺灣沒多久,就因病去世了,也就是在同一年,爆發了著名的明史案,這一年是康熙元年。

浙江這個地方,從古至今都是比較富裕的地方,當時有個浙江的富二代叫莊廷鑨,這個人因為生了病,導致眼睛出了問題,最後失明瞭!

莊廷鑨失明之後,就想效仿一下左丘明,這裡說一下左丘明,左丘明在雙目失明的情況下依舊寫出了鉅作,並且青史留名!

而讓莊廷鑨到死都沒有想到的是,他真的做到了青史留名,並且也確實是因為編書這件事情。

只不過方式不一樣。

因為自己的學問不是很好,所以莊廷鑨要想實現自己成為左丘明的目標那就只能選擇走曲線了,反正我家裡有錢,既然自己寫不出來鉅作,那就乾脆買一部得了。

偶然的機會,莊廷鑨得知有人在賣明朝大學士朱國禎的書,朱國禎也是個講究人,明朝還沒有亡國的時候,自己動手就開始寫了一本明史,最後也沒有寫完。

這個可以理解,畢竟朱國楨死在了明朝亡國之前,要是寫完了,那才真是見鬼了。

編書這種事情,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古代不像現在有電腦和印表機,都得一個字一個字的書寫,然後再印刷出來,更關鍵的是沒錢基本上就別想了。

就算有人願意來給你白乾,每天還得管人吃喝吧!

恰好,錢對於莊廷鑨來說壓根就不是一個事,直接找來了十幾個人來給自己編書,這些人基本都是才子,對清朝也沒有什麼好感,其中就有吳炎。

吳炎這個人你沒聽說過很正常,他的朋友如果你也沒有聽說過,那就別出來混了,吳炎的好朋友叫顧炎武!

當時出版的時候已經是康熙年了,清軍都進關快二十年了,編寫這本書的時候還是順治年,既然是明史,那麼在書裡自然就將明朝奉為正統,書裡將努爾哈赤稱為“奴酋”、把清兵稱為“建夷”,都是一些不好的稱謂。

而這本書在編成之後,莊廷鑨將這本書命名為明書,請人寫了序之後,又玩起來了小聰明,不但將參與編書的人名寫了出來,還將一些沒有參與編書的人寫在了上面。

這就缺德了,許多人後來也是因為被掛了個名字在上面就被凌遲處死了,也是真的冤枉。

順治十二年,書成,莊廷鑨卻沒有看到這本書發行,而這本書的發行也成為了莊廷鑨的遺願!

這個世界上,最愛自己的人永遠都是父母,這句話從來都不會錯。

莊廷鑨的父親莊允誠為了滿足兒子的遺願,在順治十七年的時候將書刻成,開始進行了小規模的流傳,而這一切清朝是不知道的,因為莊廷鑨很聰明,他知道這件事情如果被知道,帶來的後果是致命的,可這個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莊允誠就花重金買通了本地的最高官員,並且也確保只在本地小規模流傳。

俗話說得好,縣官不如現管!

莊允誠自認為這件事情做的天衣無縫,卻還是被人發現了,發現這件事情的人是一個小官,名叫吳之榮。

吳之榮發現這本書之後,馬上就拿著書過去敲詐莊允誠,而莊允誠卻因為買通了吳之榮的領導,所以對於吳之榮這種索賄的行為選擇了無視。

而吳之榮因為索賄不成,就將這件事情告訴了自己的領導湖州知府陳永命,陳永命因為收了莊允誠的錢,所以就將這件事情壓了下來,並且警告吳之榮不要再鬧事了,否則連你一起收拾。

感覺受了氣的吳之榮一怒之下,就將這件事情給曝光了出來,天下一片譁然,清朝在得知這件事情之後,也是大為震驚!

當時因為康熙年幼,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