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8部分

之獬、登萊巡撫楊文嶽和阮大鋮、山東巡撫朱大典,都已經嘗試過了。白白的損失了大量兵力不說,還導致張準趁機擴大地盤。原來張準只是一個浮山所,現在都名正言順的兩府一鎮了。如果不調集九邊的戰兵或者是中原的戰兵去對付張準,根本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這一點,從史可法從山東押解回來的韃子人頭上就可見一斑。原本京師沸騰的流言蜚語,在三千九百九十九顆韃子的人頭送達以後,立刻消失得無影無蹤。要破解這些流言蜚語,有什麼比韃子的首級更加有力?看到這麼多的韃子首級,就連崇禎都心定了不少。原本擔心韃子進入山東,是要抄京師的後路,現在看起來,韃子簡直是專門跑來送死的。剛好撞到張準的槍口,白白的損失了幾千人。

有關黃縣大戰的資訊,在京師同樣是流言蜚語滿天飛。一口氣斬首四千多,在明國的歷史上,從來沒有過,也難怪民眾這麼激動。要是朝廷早出動這麼厲害的軍隊,韃子哪裡還有囂張的資本啊?這段時間,要說京師最熱烈的話題是什麼,自然是黃縣大捷了。無論是皇宮內院,還是販夫走卒,討論得最多的,都是此事。整個大明朝一直萎靡不振計程車氣,也因為黃縣大捷而變得為之一振。

朝廷當然不可能讓張準和虎賁軍的名字,出現在官方場合。因此,朝廷對黃縣大捷的宣傳,都只提到籠統的山東軍民,絕口不提虎賁軍和張準的名字。山東巡撫朱大典被加封太子少保,平白無故的多了一分功勞。然而,這樣的手法,可以矇蔽普通的百姓,卻不能矇蔽明眼人,就連懿安皇后張嫣,都派人親自來檢視韃子的人頭,還諮詢了其中的內幕。

事實上,溫體仁對於韃子首級的到來,是喜憂參半。甚至,憂愁要比喜悅更多。張準一口氣就幹掉了幾千的韃子,這樣的戰績,已經不能用空前絕後來形容,必須用聳人聽聞,駭人聽聞,觸目驚心之類的詞語來形容。

因為,朝廷的確不願意看到張準和他麾下的軍隊這麼能幹。尤其是他溫體仁,更不願意看到這一點。相信皇帝也未必願意。張準和虎賁軍越是厲害,大明的天下,越是危險。如果說韃子是一群餓狼,陝西亂軍是一群老鼠,這個張準,就是實實在在的老虎。

溫體仁想來想去,決定還是派人去詰問一下張準。來硬的不行,那只有來軟的。要是來軟的也不行,才想辦法考慮硬的。朝廷調兵也是要時間的。真的迫不得己,那只有抽調遼東的吳三桂所部騎兵,加上左良玉的步兵,一起圍攻張準了。如果吳三桂和左良玉一起上,還無法對付張準的話,只能是讓洪承疇親自上陣了。

前去詰問張準的這個人選,只能是史可法。韃子的首級,就是他從張準那裡要回來的。看起來,張準對史可法的印象,還算不錯。除了他,別的朝廷大員,輕易不敢踏上萊州府的土地。據說張準是長著一副狗臉的,隨是可能翻臉動手,倪寵就是這樣被殺的。溫體仁當即派人將史可法找來,聞言勸慰一番,然後說明朝廷的意思。

說真的,史可法已經不太願意和張準打交道了。他已經察覺到,張準和朝廷之間,已經完全沒有了彌合的可能。從個人角度來說,史可法佩服張準的能力,但是,從lun理道德,君臣綱常的角度,他一點都不喜歡張準。那些對朝廷不敬的人,在史可法看來,都應該全部清除掉。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你專門和皇帝作對,天大的本事都沒用

但是,這件事,史可法想了想,還是答應了。他的確很憤怒。朝廷的詔書墨跡未乾呢,你張準就拿來擦屁股了。這樣的動作,是不是有點太過分了?你的要逼迫朝廷不管不顧的去對付你嗎?要是朝廷不管韃子,不管亂民,首先拿你張準開刀,鹿死誰手,尚未可知呢

“大人,前面就是莒南縣了。”

忽然間,史可法身邊的漕丁隊長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