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章 ?工作成為謀私工具

驕傲和對個人意義的追尋必然引致爭競、分裂與衝突。因此,自傲是無法使人們彼此相愛的。這或者導致個人崇拜(進而導致個人主義文化中的紛爭),或者導致群體祟拜(進而導致部落或集體文化中對個人自由的壓制)。我們迫切渴望的兩者一一榮耀和關係一一隻能在上帝那裡和平共存。

巴別塔事件充分說明,若不超越自我、紮根於上帝,任何集體行為——無論社會、組織還是運動——都無法成功。其他任何造神的努力註定要以失望告終。若上帝以外的事物——無論家庭、個人、民族自豪感還是個人財富的積累,最終成為人生命中的底線,或曰至善(suu bonu),就是我們指望它為我們立名。正如德里克·基德納所言:“這座半途而廢的城市可謂一座完美的紀念碑,明明昭示出人類的這一本性。”

示拿人希望建造出全世界最高的建築。幾千年來,這種努力從未淡出人們的視野,幾乎年年都有為紀念某人拔地而起的新建築,並在一段時期內保持世界最高紀錄。這生動反映出存在於各行各業的爭競和攀比。雖然這對推動創新和提高效率大有裨益,但其負面影響也不可小覷。

,!

cs路易斯的《返璞歸真》中有這樣一段話:現在你需要明白,驕傲從根本上是競爭性的,它生性喜歡競爭傲慢不以擁有為樂,只以比旁邊的人擁有更多為樂。我們說人們以富有、聰明、漂亮為驕傲,其實不是。他們以比別人更富有、更聰明、更漂亮為驕傲。

路易斯告訴我們,我們可以出於追求卓越、服務他人的原則不斷設定新的目標(更雄偉的建築、更快的計算機、更廉價的航空公司、更豪華的酒店),也可以如同搞軍備競賽一般推動我們的機構及我們自身達至可以傲視群雄的地位。後者導致了道德危機和對競爭對手的迫害。

我想強調一點,沒有人可以時時刻刻為了滿足他人利益而活。即便最有愛心、道德高尚的人也難免落入利己、恐懼和追求榮耀的網羅。我們一旦認識到自己(和這個世界)的破碎,就會常常回到上帝面前,明白我們有時靠自己無法行義。事實上,那種將樂於奉獻之人定義為“好人”、將追求自身價值和利益之人定義為“壞人”的做法極不可取。自我中心和競爭性的驕傲,其實刻在我們每個人的dna裡。

舊約《以斯帖記》對個人利益、權力和職業等主題著墨頗多。這卷書講述的故事發生於猶太人分散在波斯帝國時期。我們從第1章瞭解到波斯王亞哈隨魯廢黜了王后瓦實提,因為她膽大包天得罪了王。在重新選立王后時他發現了以斯帖這位年輕漂亮的猶太少女,於是與她同寢,她也討得王的歡心。以斯帖隱瞞了自己猶太人的身份,一路高升,被立為王后。

幾乎所有讀者都對《以斯帖記》的開篇感到不悅。女權主義者對以斯帖的順從表示憤慨。有人不滿以斯帖閉口不提自己猶太人的身份,因不像同處異教宮廷的但以理那樣公開表明自己的身份。持守傳統道德觀念的人無法認同她未婚同居的行為。經歷了種種道德上的妥協,以斯帖高升至權力頂峰。於是問題來了:在這種道德、文化與精神都含混不清的情況下,上帝是否依然與我們同工並使用我們?這卷書給出的答案是肯定的。

在《以斯帖記》4章開篇部分,當第二幕拉開之時,我們得知位高權重的哈曼說服王,將猶太人視為帝國的威脅,並獲准頒佈法令,將來某日,王國各省各族的人可以將散佈各處的猶太人趕盡殺絕,並搶奪他們的財富(斯3:1-15)。以斯帖的親戚末底改是一名猶太領袖,他告訴以斯帖必須利用她在官中的地位扭轉時局。這不是一般的請求。這位相信上帝的弱女子在公共事務中勢單力薄,卻被呼召用其個人魅力與文化資本建立一個更為公正的社會秩序。未底改對她說:“誰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了挽救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