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時候幾歲了?他的人生已經走到尾聲了,他說他已經快要回到永遠的家。
他回顧這一生感到失望,心中有許多懊悔,他覺得他這輩子有很多遺憾。《傳道書》中的領悟是他觀察人生的結果,他在書中一直說“我看”、“我看”、“我看”,他觀察人生、觀察人得出書上的一些結論,這不表示上帝的人生觀跟所羅門一樣,這一點很重要,所以你不能夠把《傳道書》的每一句話,都當成是上帝說的。
但我們要曉得上帝為什麼把這卷書放進《聖經》,所羅門在這裡給自己一個希伯來頭銜叫做qohelet,這個字是什麼意思?這個字可以翻譯作傳道者、哲學家或是教師,我覺得最接近的翻譯應該是講員,因為我們用這個詞來形容下議院中主持辯論的人,這個老人好像在主持一場辯論。但這場辯論是在他腦中進行,他給正反兩方平等的機會來發表意見,他先聽腦中反方的意見,再聽正方的意見,至於辯論的主題則是人生到底值不值得活,他無法決定自己的人生到底活得有沒有價值,他不斷去聽正反兩方的意見不斷進行辯論,希望能夠做出決定是哪一方贏。到了老年的時候才在辯論這件事,實在很可悲,因為人生只能活一次而已。人只有一輩子,昨天已經過去,一切不能重來,畢竟人生只能活一次,到老了才覺得錯過了今生,實在可悲。
,!
難怪很多男人有中年危機,很多男人在四十幾歲的時候,達到年輕時所定的目標,這個時候站在頂端觀看卻看不到什麼,過去那麼辛苦到底為了什麼,因此很多的中年男子到了這個時候想要重新來過,把房車換成跑車,把黃臉婆換成辣妹,做一些瘋狂的舉動,因為覺得錯過了人生想重新來過,再婚個兩三次,想重新抓住人生,想在生命結束之前好好過這一生,這個問題非常非常地普遍。
各位,所羅門就這樣一直在腦中不停地自我辯論,人生的意義在哪裡?人生值得活嗎?我們應該怎樣善用人生?我想這大概是所有人類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因為畢竟我們都只有一個人生,只能夠活一次,但很多人想都不想這個問題,只是吃飯、還有工作,過一天算一天,像這樣虛度人生實在是可悲。勉強過一天算一天,很多人就像這樣,只關心怎樣活下去,問題是如果人生不值得活,為什麼要活下去呢?
我們先來看反方的論點,我有沒有虛度人生,這一生到底有什麼意義?他一開始就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可惜英文翻譯得並不好,把虛空譯作vanity,因為這個字今天已經變成虛榮的意思,大多數的汽車在遮陽板上都裝有化妝鏡,你應該注意到放在哪一邊吧,這是為了要滿足虛榮的鏡子。今天vanity這個字的意思已經變成了驕傲、虛榮,但它原本的意思是空虛,是指去做一件徒勞無功的事、白做了。我想最接近這個意思的英文字應該是potless(沒有意義),這個人已經走到人生的盡頭,卻大嘆沒有意義,沒有意義,凡事都沒有意義。
各位,這是一個很悲哀的結論,另外一個現代譯本譯作沒有用、沒有用、完全沒有用。所羅門曾經處在上位,想要什麼就有什麼,想做什麼,都能隨心所欲,他原本是王,所以他有權利隨心所欲;他也非常有錢,金銀財寶無數,只要是錢買得到的東西他都買得起;另外他也很有名氣。這些是大多數人想要的東西,財富、權利和名氣,藉此找到人生的意義,讓人生活得有價值。所羅門名利雙收,聲名遠播,連示巴女王都大老遠前來朝見,想看看所羅門王的樣子,看了之後也覺得名不虛傳。
所羅門說:我什麼都試過了。他列出一堆他有興趣的事,各樣的事都有,他首先嚐試科學,他非常用心地鑽研農業畜牧,研究如何培育牛群,他下了工夫去研究,也培育出上等的牛種,但這無法滿足他,雖然他對這件事有興趣,卻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