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主都專制而殘暴。 他們對待奴隸的方式主要是威嚇、毆打、性侵害,或將男奴遠販他鄉,與愛人永不得相見。保羅隱含的勸勉在當時是大逆不道的。但他的意思並非讓奴隸主去服侍僕人而是在態度和行為上要像僕人一般,同受天上的主管理。這樣的話,奴隸主就不會再威嚇僕人。並不是說奴僕做錯事也不能予以警告處罰,其實這條教訓旨在反對任何形式的操縱、貶低和威嚇。前文已教導作僕人的要以禮貌誠信、友善對待主人;如今規勸做主人的也要如此對待僕人。
保羅之所以提倡激進的態度,不僅因為奴隸主同奴僕一樣,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更因為上帝(每個人都要向他交賬)是公正的,待人亳無偏私。上帝不以人的種族、階級或教育水平來區別待人。《羅馬書》3章告訴我們,每個人都犯了罪,但因著信,人人都可以領受恩典。保羅以最強烈的方式告誡作主人的,“不要看自己比奴隸勞工強,也不要自以為在靈命上更勝一籌。”
一旦基督徒僱主和領導把握好以下幾項原則,現實生活就會受到相應影響。首先,“不要威嚇他們”,意指僱主不可利用員工的過失或用脅迫的手段來誘導員工。我們無法奢望保羅書信中的每位僕人都有基督徒作主人,或每位主人都有基督徒作僕人。因此主人不能奢求僕人“作事像是服侍主”。儘管如此,無論僕人是否為基督徒,僱主都不要以威嚇為激發員工的主要手段其次,“也要照樣對待僕人”,意思是“為你們領導下的員工爭取更多利益,儘管我才囑咐過他們去服侍你”。這意味著你關心他們的全人和生命,而不僅僅是其高效的工作能力。第三,保羅提醒他們,在上帝眼中沒有階級之分,我們也應如此。作主人的態度不要居高臨下、尊己卑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無論你是否察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位觀眾。我們或為取悅父母,或為出人頭地,或為討好上司,或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但這些都是不夠的。僅僅為這些目標而工作會導致我們過勞或偷懶,或兼而有之,這取決於誰是我們的觀眾。但基督徒擁有獨一的觀眾——我們慈愛的天父,這不但賦予了工作責任感,又增添了喜悅之情。
? 新羅盤的指引
如果基督徒在與眾不同的美德觀激勵下,從與眾不同的人性觀中得到昇華,以智慧為特殊嚮導,為獨一的觀眾演出,他們在工作中的行事為人會有何不同?下面講幾個事例。
基督徒不應是冷酷無情的。他們以公平公正、充滿愛心、樂於助人聞名。他們富有同情,總是樂於饒恕與和解。他們不願施行報復,少有假冒為善、怨恨苦毒。
幾年前,我聽過一位基督徒的故事,他那誠實正直的憐憫之心令人印象深刻。那時我們的新教會在紐約成立不久,有位來訪的年輕女子每次聚會後都匆匆離開,這引起了我的注意。有一次我留住她,得知她是位慕道友。當時她雖沒有信,卻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我問她是怎麼找到救贖主教會的,她給我講了這個故事。
她在曼哈頓的一家公司工作,入職不久便鑄成大錯。本以為會被辭退,但她的主管找到上級,主動承擔了她的一切過失。結果這位主管的信譽受損,對公司內部事務的管理能力也受到影響。她驚訝而困惑,找到這位主管去面謝,說自己見過上司獨佔功勞,卻從未見過主動承擔員工過錯的。她想知道他為何如此與眾不同。他謙虛地迴避了這個問題,但礙於她的堅持,終於告訴說:“我是基督徒。上帝能夠接納我的其中一個原因,是耶穌基督為我的過犯受了責罰。他在十字架上所做的一切,是我願意、也能夠承擔他人過錯的原因。”她盯著他看了好一會兒,問道:“你去哪間教會?”他推薦了救贖主教會,於是她就來了。這位主管所經歷的福音的恩典塑造了他的品格,這使他作為經理人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