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一種狀態?《羅馬書》12章餘下的部分對此展開了論述,其中一節經文細緻地描述了活祭的狀態:“殷勤不可懶惰,心靈要火熱,常常服侍主。”(羅12:11)
此節經文有兩點特別之處。首先,“殷勤”(zeal)一詞的希臘原文兼具緊迫和勤奮之意,它可能是某種狂熱的狀態——無重點、無原則的十萬火急;也可以形容磨蹭拖沓,勤奮卻毫無緊迫感。上帝的要求是既有緊迫感又有自律。其次,經文中“心靈要火熱”對應的希臘原文,字面上的意思是“猶如心靈在沸騰”。成為活祭意味著我們飽含熱情、嚴於律己、具有緊迫感地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這才是我們應有的熱忱。
那麼,真正的熱忱人何而來?保羅在開篇寫道:“我憑著上帝的仁慈勸你們,要把身體獻上,作聖潔而蒙神悅納的活祭。”究竟何謂上帝的仁慈,使你能成為活祭——不求自己的益處,放下工作背後的工作,將全部熱忱轉向上帝?答案自然是耶穌,他是至高的活祭,是上帝的仁慈的最高形式。當你看到耶穌為你受苦而犧牲,當他受難的情景深深刻進你的腦海,你就會清楚自己看重的事物是否僅僅是其他六宗罪的延伸了。
耶穌為何要受苦?他的熱忱與犧牲從何而來?在《約輸福音》中,耶穌望著門徒,對天父說:“我為了他們的緣故,自己分別為聖。”(約17:19)“分別為聖”一詞本意是指像奧林匹克選手一樣脫穎而出。我們知道,為奧運會訓練意味著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絕對服從於這一目標。
每天的每一分鐘、每項活動都應圍繞這一目標進行,即使承受巨大的痛苦,也無怨無悔。只有憑藉這樣的熱忱與決心,才有望摘得金牌,耶穌及其受難也是如此。他為拯救我們將自己分別為聖;他失去了一切,忍受著一切,只為實現這一目標。耶穌基督受難是為了你我和天上的父,而不是為了他自己。他是我們的榜樣。
,!
當耶穌受難那長闊高深的愛打動了你,你在蒙召職位上的工作熱忱便會被激發出來。當你意識到他為了拯救你所做的一切,你的驕傲和嫉妒便會消失,不再倚靠更多的金錢、權勢或舒適的生活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基督徒工作的動力是出於無私奉獻的真熱忱,而非怠惰利己的偽熱忱。你被神國所接納,因此得到了認可。你在上帝面前得稱為義,因而無需再證明自己。你透過死祭被拯救,因而得享自由成為活祭。你擁有永無止息的愛,因此可以不懈地努力工作以回應內心的平安豐盛。
? 深刻安息的力量
工作與休息之間存在著共生關係。我們都知道放下工作是為了使身體和心靈得到充分的休息。休息或守安息日有助於我們審視手中的工作,給予其合宜的重要地位。我們通常需要跳出工作,投入其他活動,才能認清工作,發現生活中更重要的事物。從這一角度出發,充分放鬆身心,我們才能更高效地投入到工作中。
不過,工作與休息之間具有更深層的關係。我們每個人都被工作背後的工作所困擾——自我證明與拯救,體現自我價值與身份。但如果我們的內心得享福音的安息,不再靠工作去賺取救恩,就能體會到注入身體中的源源不斷的新鮮活力,賜予我們力量,重燃我們的熱情要理解這種屬天安息的狀態,首先需要理解聖經中守安息(sabbath)的含義——它的象徵意義與指代內容。
要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六日要勞碌,做你一切工作。但第七日是耶和華你的上帝的安息日;這一日,你和你的兒女,你的僕婢和牲畜,以及住在你城裡的寄居者,不可作任何的工。因為耶和華在六日之內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就歇息了;所以耶和華賜福安息日,定為聖日。(出20:8-11)
要遵守安息日為聖日,照著耶和華你上帝吩咐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