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失敗、 快樂與憂愁等的錯誤定義;它就會由其本位的角度,重新定義什麼才是真實的。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全能上帝的慈愛、 憐憫與忍耐是美善的,但如果你因為崇拜偶像的緣故,而認為權力和百姓的情況才是最終極、最美好的,那麼按照定義來說,任何攔阻它們的事物就都是邪惡的了。當上帝的慈愛攔阻約拿仇視以色列的敵人時,因著他心中的偶像,他就被迫將上帝的慈愛看成是邪惡的。偶像至終會讓人混淆是非, 把善的看成是惡的,把惡的看成是善的。
偶像不但會扭曲我們的思想,也會扭曲我們的感受。
耶和華說:“你這樣發怒合乎理嗎?”於是約拿出城,坐在城的東邊,在那裡為自己搭了?座棚,坐在棚的蔭下,要看那城究竟如何。耶和華上帝安排?裸蓖麻,使其發?高過約拿, 影?遮蓋他的頭,救他脫離苦楚;約拿因這裸蓖麻?大喜樂。 次日黎明,上帝卻安排一條?子咬這蓖麻,以致枯槁。日頭出來的時候,上帝安排炎熱的東風,日頭曝曬約拿的頭,使他發昏,他就為自己求死,說:“我死了比活著還好。”上帝對約拿說:“你因這裸蓖麻發怒合乎理嗎?”他說:“我發怒以?於死,都合乎理!”(約拿書4:4-9)
約拿離開這個他所藐視的城市,在烈日下為自己搭了一座棚。 他仍然期望上帝暫緩他的憐憫之心而嚴懲尼尼微人。但是現在上帝所關切的卻是約拿:他安排了一棵成長很快的藤蔓類植物“蓖麻樹”,它的影子為約拿遮住了烈日,讓他感到比較涼快。舒適的綠蔭讓這位失望的先知頗得安慰,但是上帝又安排了一個新的、小小的失望進入約拿的人生,那就是讓這棵植物枯死。約拿的情感直接又袒露,這個小小的失望一來,他就又被推回原先的臨界狀態--他又生氣得不想活了。這次當上帝又問約拿發怒是否合理時,約拿就回嘴說:“我發怒以?於死,都合乎理。”
,!
上帝為約拿的發怒而質問他,但是上帝並沒有說他的發怒是錯的,因為他自己也常提到他對不義和邪惡的“烈怒”;但是約拿的發怒是不合理的,而且也是過度而不成比例的。
偶像崇拜會扭曲我們的感受。我們討論過,偶像是把美好的事物無限擴大而變成終極的事物,同樣地,它們所製造的慾望也會讓人癱瘓而承擔不了。偶像會製造一些錯誤的信念,就像是說:“如果我不能達成某某事,我的生命就沒意義。”或說:“因為我讓某人失望或失去了某人,所以我就再也不會快樂,也永遠得不到原諒。”這些信念把尋常的失望和失敗放大,變成了威脅生命的經歷。
有一位名叫瑪莉的年輕人曾來參加過我們教會,她是一位很有成就的音樂家,但常年受到心理疾病的困擾,多次進出精神病院。她許可我以牧師的身份和她的治療師溝通,好讓她的治療師完全知道我對她的輔導。她的治療師告訴我:“事實上瑪莉是在崇拜她父母對她的認可,他們一直希望她能成為世界級的音樂家。雖然她已經很傑出了,但是一直不能達到她這一行專業的頂峰,而她也一直不能接受自己居然會讓父母失望。”藥物能控制她抑鬱的病情,但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因為她的問題是在於被偶像所驅使的錯誤信念。她告訴自己說:“如果我不能成為有名的小提琴家,就會讓父母蒙羞,而我的一生就失敗了。”她的挫折和罪疚感沉重到讓她了無生意。
當瑪莉接受了福音--自己是因恩典而得救,不是因音樂上的成就,而且即使“我父母離棄我,耶和華必收留我(”詩篇27:10),此時她就開始從把父母的認可當作偶像來崇拜的需要中得著釋放。等到她的抑鬱和焦慮逐漸減輕時,她就重新拾回自己的人生,再度進入音樂的領域。
在人悔改與重建以後,會把合理的罪疚感除去,但還可能會有一種罪疚感是無法修補的。當有人說